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葡萄王”的广阔天地

   日期:2015-06-25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129    评论:0    

  6月底的江南村,又到葡萄成熟时,村民们正静候着又一年的丰收。

  行走在村道上的朱屹峰,皮肤被晒成了酱油色,脚步比平常更为匆忙。这位新晋全国劳模,正在为当地葡萄产业谋求新未来,“我们的江南葡萄文化节已经举办了七届,今年要新增一个环节,举办葡萄产业论坛。”

  从辍学青年成长为农技专家,从普通农民锻造成全国劳模……朱屹峰在劳动中发现了广阔的天地,是“红船精神”的又一生动诠释。

  创新钻研

  葡萄地里种出新天地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抢占市场先机”用“三番五次”来形容朱屹峰的创业之路并不为过。

  16岁那年,初中还没毕业,朱屹峰成了一名泥工。当了8年泥工,攒了一点钱后,他决定自己创业,一开始养猪,以失败告终;后来种草莓,还是没成功;再后来养黄鳝,不但没赚到钱,还欠了一身债。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经历,并没有“打倒”朱屹峰,而是让他把自己看得更清楚,“市场行情我把握得不准,科学技术我掌握得不够。”

  1993年,无意间得知金华地区种植的藤稔葡萄非常好,朱屹峰心中一喜,“我也要种葡萄!”当时,江南村家家户户种水稻,并没有种葡萄的先例,大家都不看好这件事。在一片反对声中,朱屹峰还是筹了钱,前往金华引进葡萄种苗。

  那趟金华之行,是朱屹峰第一次出远门,他的葡萄人生随之开启。

  “当时对种葡萄一窍不通,但就是一门心思想试试。”朱屹峰吸取了前几次创业失败的教训后,意识到种葡萄不能再“蛮干”,于是报名参加了农函大的果树培训班。

  为了掌握更多种植葡萄的技术,朱屹峰还把目光看向了更远的地方,河北、山东、北京、辽宁……凡是听说有相关培训的,朱屹峰不管再远也会去,甚至还坐几天几夜的火车去过新疆吐鲁番。

  最初的几年时间里,朱屹峰的收成并不好,村里很多人以为这个年轻人会打退堂鼓,但是他内心笃定,始终没有动摇。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朱屹峰的葡萄地迎来大丰收,1亩地葡萄卖了15000元,相当于种三四亩水稻的收入。

  藤稔葡萄试种成功后,朱屹峰开始大胆尝试,打算引进美国红提等品种。

  怎样让新品种适应这里的环境?朱屹峰从改变栽培模式上求创新,模仿北方少雨的生态环境,首创了葡萄简易连栋大棚,使葡萄明显提早成熟30天。

  创新之路永无止境,朱屹峰爱走“少有人走的路”,他在优化葡萄的品种结构上花了很多心思,年复一年不断引进新品种进行试种,“我非常明白,只有不断创新,才不会止步不前,才能抢占市场先机。”

  正是在“红船精神”的引领下,在不断的创新和钻研中,朱屹峰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从普通农民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王”。

  授人以渔

  带领大家走上致富路

  “希望尽我所能,让种植户少走弯路”

  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是朱屹峰的追求。2000年,在朱屹峰的示范引领下,周边种葡萄的农户越来越多,于是他产生了推广技术的想法。

  那一年,朱屹峰成了受人欢迎的农技老师。他每年义务讲课二三十堂,听课的都是葡萄种植户,他从来不收讲课费,还自己花钱复印讲课用的材料,白天挤不出时间就晚上去讲,“种植户们觉得晚上也挺好,因为他们白天要忙着下地。”

  花时间花精力义务讲课,图什么?朱屹峰是这样回答的:“我创业之初走了很多弯路,能够感受到农民渴望致富的心情。他们愿意学,我就义无反顾,希望尽我所能,让种植户少走弯路。”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