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夏粮开秤收购以来,张家港市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6月2日全市降雨量达到241.6毫米,农民收割下来的小麦无法得到晾晒,面临因灾损失风险。对此,张家港市粮食局紧急启动夏粮收购应急预案,尽力减轻农民的因灾损失。截至6月3日,累计入库小麦2.4万吨。
一是全面启动粮食烘干设施,提供24小时不间断烘干服务。近年来,张家港市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形势下,农民出售高水分粮比例逐年提高的实际,采取多渠道投资的方式,加快了粮食烘干机械及配套设施的添置。今年夏粮收购,全市设立了22个粮食烘干点,配备172台粮食烘干机,装机容量达2330吨/批。面对连绵的阴雨,市粮食局指导各烘干点启用全部粮食烘干设施,为农户提供24小时烘干服务。并在网站等媒体提前公布相关烘干点的联系人及联系电话,便于农户预约烘干。
二是指导国有粮企采用二次烘干处理措施,增加高水分粮的处理速度。面对连续阴雨,农民抢抓雨隙,集中交售没有经过晾晒处理的小麦。国有粮食企业从减轻农民因灾损失的大局出发,坚持敞开收购高水分粮。仅6月1日一天全市就收购了1.48万吨小麦,水分含量普遍较高,大多在20%以上,最高的超过了30%。由于这些小麦数量多,水分含量高,按常规一次烘干到位办法,烘干速度来不及跟上,极有可能会导致部分小麦出现霉烂现象。对此,市粮食局积极指导国有粮企启动了二次烘干办法:将20%以上的小麦烘到19%左右后,进库作通风降温处理;待20%以上小麦全部处理完后;再将所有20%以下的小麦烘到安全保管水分。这样处理虽然增加了人力财力支出,但加快了高水分小麦的处理速度,有效减小了农民的因灾损失。
三是收购企业腾出避雨廊棚,供售粮农民避雨和临时堆放高水分粮。近年来,张家港市在国有粮食企业投资新建了10700平方米避雨廊棚,今年夏粮收购前全部腾出来,售粮期间遇突然降雨时,用作售粮农民的避雨场所;遇连续阴雨时,用作临时堆放高水分粮的场所。
四是加强与镇村沟通,引导农民有序处理高水分粮。一方面引导农民通过预约烘干方式,及时把高水分粮送到烘干库点作烘干处理;另一方面,腾出部分空余厂房、农机库等,让农民临时存放来不及送到烘干点的高水分粮,并在室内配备通风设施,减少霉变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