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四项对策

   日期:2015-06-04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508    评论:0    
 
  在充分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地传统产业优势,促进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选择适合资源条件的生产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关键,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强化生产基地建设。
 
  采取强有力措施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达国家开始通过源头控制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技术替代原有技术,在各主要水域和水源保护区,研究和制定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通过技术与政策的结合,广泛推行农田最佳养分管理,限制水源保护区农田作物类型、轮作类型、施肥量、施肥时期、肥料品种和施肥方式,实行全流域氮、磷总量控制,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20多年来,农用化学品用量较高的欧盟国家氮、磷化肥用量分别下降了大约30%和50%,曾经十分严重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有所缓解,湖泊和近海域水体富营养化也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农药使用风险的防控和减量措施更加严厉。这些成功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策略和技术值得我国借鉴。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是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维护人民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要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切入点,建立起健全的农村环境治理体制与机制,尽快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农业生态状况。抓好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提高现有水利设施的效益。抓好土地整治改造工程建设,减少水土和养分的流失。科学用地和养地,大幅削减化肥使用量,增施有机肥,提高农田地力。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尤其是要逐步禁止高毒高风险长残效农药的使用,防止农药污染农田和农产品,危害农业生态系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艰巨而复杂,必须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务求取得实效,全面实现《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提出的各项目标。农业部2015年4月印发的《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围绕节水农业、化肥农药使用规模控制、养殖污染防治、解决农田残膜污染、秸秆资源化利用和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等六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具体目标,即“一控两减三基本”。“一控”是指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水环境污染,确保农业灌溉用水总量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达标;“两减”是指化肥、农药减量使用;“三基本”是指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综合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加大科研开发力度,推广和普及新技术。科技是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核心支撑,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积极研发和推广普及生态农业的各种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一方面注重挖掘传统农业的技术精髓,另一方面要不断集成创新现代农业技术。挖掘并汲取传统农业精耕细作,重视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技术精髓,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弥补其生产规模小、效率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等缺陷,使传统农业转变成现代高效的生态农业。
 
  我国传统优良的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耕作理念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采用立体多熟制和种养殖复合式,推广间套种立体种植、秸秆覆盖栽培、精耕细播与保护地栽培等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节水技术、抗旱保水技术,旱作节水农业等新技术。在植保上,重点研究和推广农药污染防治技术,如农药减量,使用农艺、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的技术,用低毒低风险环境友好型农药替代高毒高风险型农药技术,以及农药残留生物降解技术等。在施肥方面,要严控化肥使用量,推广平衡施肥和配方施肥技术,大力使用农家有机肥等,减轻土壤和水体污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耕地质量。要以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为纽带,进行农村厕所改造、厨房改造、畜禽场圈改造。推广农村人畜粪便发酵除臭技术、畜禽粪便生物处理技术、规模化畜禽场圈粪便高温连续发酵技术、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化利用(肥料化、能源化和饲料化)技术等。还要下大力气减少塑料薄膜的使用量和残留量,使用新型可降解液膜替代技术,普及农膜回收利用技术,从源头阻断难降解型农用覆盖塑料膜造成的有机化合物的污染。
 
  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由于农民受文化知识教育相对偏少,整体素质不高,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新技能的培训,长期形成的一些落后生产和生活方式,接受各项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使生态农业建设进展相当缓慢。因此,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已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迫切任务。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现代媒体,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推动农民积极参与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广和普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农民自觉保护环境,形成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并强化培养一批现代农民骨干,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广大农民掌握各种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生态农业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加快生态农业的建设步伐。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