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青田县汤垟乡一农妇在一条山溪小涧中,抓到一尾长约40公分,重3.5斤的“怪鱼”,出于强烈的动物保护意识,该农妇向仁庄镇派出所报了警,后经青田水利局有关专业人员鉴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在电视媒体的见证下,由警察与渔政人员护送,该尾野生娃娃鱼于当晚9点被放归大自然。
娃娃鱼,学名大鲵,是3亿年前与恐龙同一时代生存并延续下来的珍稀物种,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被称为“活化石”。它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一般寿命50至60年,有说能生存达80至100年。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有中国大鲵和日本大鲵两个种,中国大鲵除西藏、内蒙、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
这是近十几年来在青田发现的唯一一条野生娃娃鱼,它有力地证明了该县生态环境的日益优越。野生娃娃鱼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一般在水质清澈无污染、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平时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 平时躲躲藏藏,喜欢把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的石子一样,免得天敌发现它。娃娃鱼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
人类与其他生物共享同一个星球。在此,我们呼吁,如有发现罕见、稀有的生物,请不要捕捉,要立即向有关单位报告或者报警,让我们为保护生物多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