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蓬安残疾打工仔李绍鹏 返乡创业养鸡铺就致富路

   日期:2015-05-22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07    评论:0    
  蓬安县利溪镇东德发村的李绍鹏12岁时,生了一场病,因第五腰椎发炎引起驼背,在南充多家医院医治无效后,16岁时驼背成型。多年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在湖北打工的他在那里收获了爱情,2014年决定带着妻子回乡创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养鸡大户、致富能手。
 
  如今,这个的48岁中年男子,正用身残志坚书写着自己的精彩人生,传递着当代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和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
 
  一场病痛 导致驼背 在家不好找工作 远赴湖北打拼并收获爱情
 
  据李绍鹏介绍,他出生在蓬安县利溪镇东德发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2岁那年,因为腰部疼痛住近了医院,医生说是第五腰椎发炎。因为家里贫困,当时我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后来身体基本成型了,大约从16岁开始,也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因为身体残疾,许多单位不愿意雇佣李绍鹏。有一位好心亲戚了解到我的情况后,便让我到湖北去,在他做事的工地上打工。没想到,背井离乡这一走就是20多年。在湖北打工时,李绍鹏结识了湖北女子杨家秀,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李绍鹏说,“我在外面打拼了几十年,现在人到中年加上自己残疾还是想回到家乡。”
 
  自身的残疾让李绍鹏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回到家乡做点什么事情来养活自己和妻子? 2013年,妻子杨家秀在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上看到了一个养殖旧院黑鸡的项目。经过夫妻相互协商讨论以及深思熟虑后,决定回乡养鸡。
 
  回乡创业 由于不懂技术遇挫折
 
  “起步时太着急了,遇到了不少挫折,还是吃了没有经验的亏。”李绍鹏说。2013年底,李绍鹏听说达州万源有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旧院黑鸡养殖致富的信息,他觉得机会来了。于是联系到了万源那家合作社,让妻子去学习技术和经验。接着,他拿出打工多年的积蓄,在家乡利溪镇东德发村承包了500多亩土地建养鸡场。
 
  为了将养鸡场尽快开办起来,杨家秀在万源仅仅学习了半个月,便匆匆赶回蓬安。“创业之路并不是一番风顺,尤其养殖行业市场行情多变,疫病多,风险性很大。杨家秀对记者说,由于准备不充分,鸡场开办仅仅四个月就遇到了问题。
 
  2014年5月,由于气候原因,李绍鹏养的鸡死了一千多只。“养鸡想起来很简单,但要养好其实很不容易,如果想要规模养鸡,那更是一门学问。”李绍鹏说,刚开始的创业热情很重要,但懂门道、会技术、能管理,更加重要。
 
  李绍鹏并没有被挫折吓倒,而是一边购买了大量的养殖书籍,学习相关知识,一边让妻子再去外地“取经”。2014年6月的那段日子,李绍鹏常常拿着本书在养鸡场转,遇到难题时,就给妻子打电话,让她去咨询专业技术员。
 
  积极创业 刻苦自学 成养鸡大户
 
  2013年,李绍鹏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创业—养鸡。他养了1年鸡,虽然有中途遇到些挫折,但也积累了许多养殖经验。
 
  经过反复考虑,李绍鹏决定大规模养殖旧院黑鸡。2013年李绍鹏在家里办起了养鸡场。为让小鸡长得好,白天,他夫妻俩守在养鸡场里,为10000多只鸡挖喂食、打扫鸡场;晚上,夫妻俩又自学鸡群防病治病知识,钻研养鸡技术。
 
  在李绍鹏夫妇的精心打理下,养鸡场办得红红火火。2014年,他养殖了10000多只旧院黑鸡,产值达50万余元,到目前已是销售10000余只鸡。顿时,李绍鹏夫妇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大户、致富能手。
 
  在蓬安县工商局河舒工商所的指导下 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没有大家的关心就没有我的今天。”李绍鹏说,自己的养鸡场能成长并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关心和帮助。他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大家做点什么,和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如今,李绍鹏在蓬安县工商局河舒工商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两家农户也在他的带动下加入到了养鸡的队伍当中。
 
  谈起对今后生活的规划,李绍鹏说:“我要将养鸡场做大做强,争取3到5年,将养殖规模扩大到10万只,然后开办农家乐以及旅游农业项目开发。”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