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惠州市博罗林杨峰组建葡萄专业合作社 获评致富带头人称号

   日期:2015-05-07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5754    评论:0    
 惠州市博罗林杨峰组建葡萄专业合作社 获评致富带头人称号
 
  青年人是最有激情的,是朝气最为蓬勃的创业者,有斗志有活力。日前,一位80后小伙戴着草帽,身着旧衣衫在烈日下熟练地给葡萄疏果,汗珠不时从额头滴下,衣襟也已沾满黄土。这位 “老耕哥”,原是个城市青年。他放弃稳定工作,到惠州市博罗县罗阳镇莲湖村,潜心研究葡萄种植5年有余,脸上的稚气早在劳动磨砺中褪去,黝黑的皮肤便是见证。今年1月底,他获评第九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他就是成立惠州市首个葡萄专业合作社的林杨峰。
 
  ◆缘起
 
  到浙江游玩被葡萄种植吸引
 
  人生需要改变,改变必然要有所选择与放弃。
 
  1984年出生的林杨峰,2005年并未如家人所愿考上大学,而是读完高中便走向社会,在家族的建筑企业中发展。两年后,林杨峰可以独当一面了。可是,在他心里,总觉得缺点什么,认为搞建筑不会是他一生的事业。
 
  继承家业,还是另谋发展?他一直在搜寻答案。
 
  2009年,一次偶然机会,他到浙江一朋友家游玩。当时恰好是葡萄收获上市的季节,种植葡萄每亩产值8000多元,纯收入6000多元。这让林杨峰眼前一亮。“就是它了!”林杨峰说,“若在博罗成功种植,我还是第一人咧。”
 
  当晚,林杨峰迫不及待地将奋斗目标告诉父亲。父亲在电话里给他泼了冷水:“你了解农业吗?你了解葡萄吗……”这一劈头盖脸的“冷水”并未浇灭他的热情,而让他更清醒了。“创业不能仅靠热情”。于是,为了搞懂葡萄种植这一行,他决定住下来跟班学习。每天,他跟着工人一起在葡萄园里忙碌,给朋友当起了“免费苦力”。他每天都将了解到的技术要领记录在笔记本上,包括葡萄的特点、施肥时节等。
 
  就这样,他在浙江朋友那里呆了整整半年,笔记本也满满地记足了一本,逐渐掌握了葡萄种植的全套技术。
 
  ◆奋斗
 
  搬到简易工棚与葡萄为伴
 
  人生需激情奋斗,也贵在创新与坚持。
 
  回到家中,他跟家人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尽管家人都反对,可是半年的坚守,让父亲看到他奋斗的决心。
 
  “创业需要钱,租地、买苗、搭棚都需不少资金。”林杨峰感激地说,“我刚出来不久,哪里有那么多钱,父亲支持了一大半,还将工地的材料拉给我搭棚。”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林杨峰认为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更有“搞头”。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跑到惠州市罗阳镇莲湖村槁树下水库旁边租下15亩地。那时,他每天6点都从县城赶到园里和请来的10多个工人一起挖壕、积肥、整土,终于赶在2010年春节前,将15亩地种上了葡萄。
 
  正当他满怀期待等待劳动成果时,老天爷着实考验了他一把:三月的连绵阴雨让葡萄出现了 “水土不服”,葡萄苗死了100多棵。在与浙江朋友沟通后,他连忙和工人赶工一起加深畦沟,补种葡萄,给葡萄打药等。
 
  有了这次小意外,林杨峰更细心了。虽然家在县城,离葡萄园不远,但他还是不放心,于是搬到了简易工棚,吃住在田间,与葡萄为伴。2011年6月,15亩葡萄喜获丰收。这年,他不仅收回了全部投资,还净赚2万余元。
 
  ◆带动
 
  自费编印手册免费送农户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2011年,他牵头组建了博罗县培峰葡萄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展葡萄种植。他的葡萄基地也由最初的15亩发展到300多亩。
 
  合作社采用 “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带动该县及周边1100户种植葡萄,葡萄种植总面积达2000多亩,户均年增收9500元,为发展高效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需要新建或扩建葡萄园的会员,林杨峰总是亲自带领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合理搭配品种。为解决广大农户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他还自费编印 《葡萄栽培技术手册》1000多份,免费送给农户,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