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葡萄棚里走出致富带头人

   日期:2015-05-04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03    评论:0    
  近年来,邓庄镇东邢疃村依靠葡萄种植业走上了富裕路,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葡萄村。一走进东邢疃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干净、整洁的温室葡萄大棚,大棚中,工人们正在剪枝、撒化肥……到处一派忙碌景象。
 
  “要说起种大棚,这都亏了俺们村支部书记李群贵了,要不是他带头,咱们庄稼人谁敢不种粮食种葡萄啊!”说起支部书记李群贵,村里人赞不绝口。东邢疃是邓庄镇蔬菜种植空白村,直到2011年李群贵带领村里7户农民承包了20余亩地建了7个葡萄大棚,这空白才被填补上。
 
  “要想把大棚种好,咱就得有个组织。”2011年李群贵带领7户村民成立了百益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准备大干一番。建社之初,李群贵对到底怎么种葡萄犯了难,他带着社员到饶阳、石家庄等地农业种植合作社考察、参观20余次,从选苗、施肥、浇水、打药到剪枝、摘果各个步骤都仔细学习,光是笔记就记了厚厚两大本。为了保障大棚的质量,李群贵一边学技术一边建大棚,并到广东采购竹竿等建棚材料,一步步稳扎稳打。但没想到的是,第一年因为缺乏经验大棚在搭建过程中出了错,一场大风将7个大棚的塑料膜全都刮坏了,葡萄苗也几乎全冻死了。
 
  “当时觉得天都塌了,我自己的棚塌了就塌了,但是那几户跟着干的老百姓可怎么向他们交代啊!”李群贵回忆当时的情景,他强打着精神,和村民商量对策,稳住军心,并向镇政府、区林业局寻求帮助,重新上膜、载苗,因为救助及时,损失并不大。在社员的精心照料下,葡萄长势良好,眼看就要丰收了,李群贵心里又开始犯嘀咕了,“这么好的葡萄怎么让大家知道,怎样才能卖个好价钱呢?”那段时间,李群贵拉着葡萄到处跑展销会,逢人就夸自家的葡萄,真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最终在北京、天津、济南等地打开了市场,并形成了长期可合作的关系,社员心里都乐开了花。
 
  考虑到葡萄种植效益来的比较慢,前一两年产出效益比较低,李群贵就提出了套种蔬菜的想法,不仅使大棚得到充分利用,还提高了村民种植积极性,增加了收益。一年下来,村里一些持观望态度的老百姓看到合作社尝到了甜头,就有些坐不住了,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葡萄大棚走的是高端市场,只有做大、做精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李群贵带领新入社的村民搭棚、栽苗、管苗、施肥、灌水,并聘请专家现场指导,合作社运营渐渐步入了正规,效益可观。
 
  在李群贵带动下,东邢疃村百益合作社的社员们掌握了葡萄种植技术,依靠科技走上了致富路,葡萄种植成了村里的主导产业,推动了本村“一村一品”目标的实现。现如今该村葡萄种植面积达到了140余亩,共有60多个大棚,实现了户均一亩棚,一年下来每亩收益能达到1.5-2万之间,真真正正让老百姓富了起来。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东邢疃村借助东邢百益葡萄的声望,吸引了以餐饮和休闲农业发展为主导的文良老北京生态休闲庄园项目,该项目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和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制度经营,着力打造集种植、采摘、加工、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不仅壮大了东邢疃村蔬菜种植业,还为邓庄镇现代农业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