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刘建民:生态种养带富众乡邻

   日期:2015-04-22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844    评论:0    

  刘建民,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沙流河村被誉为“种养能手”。菜农王艳昌称赞说:“在我们这儿搞种养业,建民最‘牛’。大家遇到难题他都会帮一把,是大家公认的土专家。”

  据了解,近几年来沙流河村刘建民依靠自己的蔬菜大棚,发展“猪——沼——菜”种养模式,不仅富了自己,还带领众乡邻走上了生态致富路。

  今年41岁的刘建民,初中毕业后,打过工、卖过菜,但收益却不明显。1992年,他到玉田县进货时发现大棚蔬菜能够错季上市,市场需求量大,便萌生了发展大棚蔬菜的念头。于是,他在自家责任田里建起了蔬菜大棚。一年下来,1亩多地的大棚蔬菜就赚了5000多元。

  第二年,村里着手规划建设棚菜种植基地。踌躇满志的刘建民向亲戚朋友借款,投资10万元在基地内建起了两个占地3亩的蔬菜大棚。正当刘建民准备大干一场时,长势正旺的黄瓜秧苗一夜之间全打蔫儿了,叶片上长满了黄斑和黑毛。他急得吃不好饭、睡不好觉。通过翻阅书籍、查找资料,最后确定黄瓜秧苗得的是霜霉病。由于采取了紧急救助措施,秧苗恢复了正常。经过这次波折,刘建民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种植技术,参加镇里、区里组织的培训班。有经验的种植户、农业技术员都成了他虚心求教的老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刘建民很快掌握了棚室蔬菜种植技术,成为基地内响当当的“蔬菜状元”,前来求经问计的络绎不绝。1999年,他又扩建了两个棚室,种植面积达7.4亩。

  新思想催生新观念,新观念助推新发展。刘建民在参加培训中,得到这样一则信息:在菜棚内建猪舍和沼气池,是很好的生态种养模式。于是,他主动与区新能源办公室联系,在技术人员的帮助指导下,刘建民把自家4个蔬菜大棚全都改造成了集猪舍、沼气池、棚菜于一体的生态系统设施。在搞好棚菜管理的同时,刘建民购进了4头母猪,开始致力于母猪的喂养。第二年春天,4头母猪陆续产下小猪。

  “猪粪直接冲入沼气池,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沼渣、沼液是蔬菜的好肥料,既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投入,又能有效防治病虫害,效果好着呢!”谈起自己的“猪——沼——菜”立体种养模式,刘建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刘建民的棚室蔬菜还顺利通过了河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种植的黄瓜、西红柿色泽鲜艳、口味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他饲养母猪6头,年出栏仔猪120多头。近几年来,刘建民种菜、养猪的年收入一直稳定在8万元以上,他本人连续4年被区农牧局命名为“十大种植能手”。

  刘建民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还主动帮助其他菜农解决技术难题。特别是对新来的菜农,他总是耐心帮助。“刘大哥技术水平高,人品更是没得挑!”来自玉田县尚庄村的菜农陆长安深有感触地说。2000年,陆长安来沙流河村种植棚菜。由于是“门外汉”不懂技术,一时间无从入手。为这事,夫妻俩没少吵架。刘建民得知情况后,主动给他们当技术指导。如今,陆长安也成了园区里的种植能手,年收入5万多元。

  一天夜里,村民刘艳家的母猪难产,找到刘建民。他二话没说穿上衣服就来到圈舍,给猪打了一针,使母猪转危为安,挽回了近千元的损失。“刘大哥就是这么个热心人,不管谁求到他,从没说个不字!”这是农户们对他的一致评价。据了解,基地内大部分农户都得到过刘建民的帮助,大家一有时间就到他的大棚里坐坐,学学技术,分析行情……刘建民的菜棚俨然成为基地里的技术指导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目前,基地已有16家建起“猪——沼——菜”立体种养模式。

  谈到今后的打算,刘建民信心十足:组建一个专业合作社,把基地内的农户联合起来,注册一个商标,打出自己的无公害蔬菜品牌,加强管理、降低成本、统一销售,带领大家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