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二十一团职工王兴甫的致富经

   日期:2015-04-02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12    评论:0    
  王兴甫是第二师二十一团七连的一名职工,1987年3月从四川老家来到新疆。这一来就待到了现在,已经快30年了。现在承包大棚蔬菜成为他致富的法宝。
 
  王兴甫回忆说:“刚来新疆的时候太贫穷落后了。一片荒凉,从7连到团部这一条路全是戈壁石头,人烟稀少。我老婆当时看到这种情况,大哭了一场。当时我就下定决心,既然选择来到这里一定要好好待下去。活出个人样来。就这样我们全家走到现在真的很不容易。
 
  他一直在7连承包土地,从刚开始的几十亩地慢慢到一百多亩地。每年的效益时好时坏,能维持住一家人的生活。从2012年开始团鼓励承包大棚,当时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就承包了一个大棚。第一年种大棚,当时春茬是育辣椒苗,效益还可以利润在一万元左右。秋茬就在大棚里种植了辣椒。由于没种过辣椒,缺乏技术,最后辣椒没产量,收入为零。他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在2013年秋天他就承包了8个棚。开始种植蔬菜,种的全是叶子菜,有莲花白、油麦菜、豆角、花菜等等。由于种植的品种多,技术跟不上的原因,菜长势一般,可是销售渠道给王兴甫也带来了难题,品种多,但是数量少,批发商嫌麻烦,每次来拉那么点,批发商不愿意来。2013年一年下来,基本持平也没挣到钱。王兴甫不甘心不服输的心里,在2014年他继续承包这8个棚。
 
  2014年我团设施办从附近的七个星镇引进大棚蔬菜种植能手吴修成,他已有20多年的种植蔬菜经验,有成熟的销售渠道。让他来我团7连承包大棚,和职工享受一样的待遇。就是让吴修成给我们的职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给我们职工传授种植蔬菜的技术。
 
  王兴甫知道大棚蔬菜种植能手吴修成的到来后,他就主动帮助吴修成大棚干活,还对吴修成很热心,生产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都会帮忙解决。慢慢地两个人就熟悉了,在帮助吴修成大棚干活的时候他就不断请教吴修成种菜技术。学习黄瓜嫁接育苗技术,在黑南瓜籽上嫁接黄瓜,这对于王兴甫来说还是第一次见到,由于南瓜的根系比较发达,抗病能力强,采收期增长,产量高。采收期可以长达11个月。普通的黄瓜,2个月的采收期也就衰退了。他就跟着吴修成学习嫁接黄瓜技术,不懂就去问,回到自己棚里就不断琢磨摸索,从早到晚他都待在大棚里,吃在大棚住在大棚。尤其是黄瓜嫁接前三天,要特别注意温度、湿度的掌控,他在嫁接前三天不舍得离开大棚半步,时不时看看温度、湿度的测量。他就这样坚持着,他的大棚嫁接黄瓜很成功。连队的职工常这样说:“找王兴甫就到大棚,准能找到。”
 
  王兴甫在2014年还种了2个棚的有机型无土栽培西红柿,这是一种用雄蜂授粉的西红柿,无需农药、化肥。这是一种绿色有机蔬菜。大棚上面装的是防虫网,外面的任何虫子都进不来,里面的雄蜂也出不去。外面覆盖的是复合型保温被,可以用十多年。为什么叫无土栽培:你走进大棚里面就看不到土,在地面上铺上了一层防草布,这个防草布的作用是防止长草,而且干净、卫生、整洁。防草布上面的机制材料是由玉米杆、葡萄杆、鸡粪、牛粪珍珠盐发酵而成的一种肥料。
 
  在2014年王兴甫种植了一个棚的嫁接黄瓜、2个棚的有机型无土栽培西红柿、5个棚的辣椒,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下来经过辛勤的劳作,最终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他种的嫁接黄瓜很成功,一个棚利润达到了3-4万元。8个棚一年利润达到了20多万元。
 
  今年王兴甫已经全身心搞大棚种植,从连队的大田里面退了出来,没有承包土地。今年继续承包8个大棚。王兴甫对笔者说道:“我现在真是知道技术的重要性,不懂技术种啥也不行。我现在对技术真是太认可了,我还要继续学习,这个技术的学习、摸索是需要过程的。”
 
  像王兴甫这样的职工在7连还有很多,靠设施大棚来发家致富。吴修成还带动引领了孙效良、艾才均等人。该连将在明年打造我团蔬菜基地。
 
  现在的设施大棚蔬菜成为了王兴甫发展的事业,是他发家致富的宝贝。王兴甫多次被团评为“五好职工”、科技致富带头人的称号。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