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桂花村作为市级农业园区要上档升级,我们将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3月28日,巫峡镇党委书记余安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桂花村——这个市级农业园区,位于城郊,建在103国道边16公里处。这里土地面积较大、光照充足、气温适宜、交通便利等自然环境条件较好。
2009年,巫峡镇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大力发展蔬菜。目前,桂花村共建有420个大棚,140余亩,260亩露天蔬菜。随着最近几年桂花村土地利用率的不断提高和农民收入逐渐,蔬菜大棚便成为村民们致富的“聚宝盆”,去年,桂花村蔬菜产值达500余万元。
3月27日,行走在巫峡镇桂花村村民们正在田间地头忙活着,只见他们有的忙着采收莴笋,有的忙着给刚刚移栽的西红柿、辣椒等大棚蔬菜浇水或锄草。
“你从这一排排整齐的大棚和棚里各种长势喜人的蔬菜就可以看出桂花村的蔬菜产业的基础很好,大棚蔬菜已经形成规模化种植。”余安平说,这些种植户们的积极性很高,他们的腰包也逐渐鼓起来了,但大家各自为阵,无品牌意识,因此,必须打造绿色生态蔬菜品牌。
今年,巫峡镇将向上申报品牌,注册商标,把蔬菜样品、土壤等送到重庆市进行检查,进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绿色无公害、新鲜口感好、方便又不贵”的要求,认真做好蔬菜生产的技术创新、产业链提升、市场销售、品牌推广等各项工作,在推进桂花村蔬菜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获益,并不断成长壮大。
余安平说,桂花村的蔬菜上市早、品质好,深受批发商及市民的青睐,在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的同时,以免蔬菜品种严重饱和,镇政府将及时指导种植户调整种植结构,避免供大于求、货贱伤农。
“下一步将开展产品检测,逐步实施全程质量安全管理,大力推进采后商品化处理和品牌化销售,产品包装上市,提高市场竞争力。”巫峡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何莫春说,一旦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将影响整个蔬菜基地的声誉,农技工作人员将指导菜农开展标准化、科学化种植,提高农产品质量。并大力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测土配方施肥到田;搞好培训和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