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农牧局获悉,经过多年发展,攀枝花热作蔬菜产业基本形成了米易县攀莲瓜类基地、草场番茄基地、白马—湾丘辣椒基地、湾丘—垭口新农村示范片、盐边县北部蔬菜基地、和爱蔬菜基地、红格—益民蔬菜基地、仁和—总发蔬菜基地等“一乡(镇)一品”“一村一品”区域发展格局。据悉,由于攀枝花早春蔬菜优势突出,市场占有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按照“建园区、带基地、兴产业、促增收”的思路,突出“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设施化、产业化”的发展要求,从“抓引导、促整合、夯基础、提优势”方面着手,结合四川省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整体部署,大力发展早春蔬菜。截至目前,我市早春蔬菜已形成种植面积12.8万亩,总产量35.9万吨的规模。据介绍,今年全市早春蔬菜种植面积可达15万亩,产量65万吨,产值12亿元。
早春蔬菜是我市率先实现产业化的农产品之一,现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通过不断开展蔬菜科技研究与创新,我市在设施栽培、良种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技术规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由于我市早春蔬菜产品具有无公害、品质优的特点,并且上市时间处于海南菜之后、其他省市春季蔬菜上市之前的市场空档期,因此市场竞争力凸显。今年2月,我市单月外销蔬菜2.5万吨,同比增加2063吨,增幅达到9.03%。销售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其中辣椒、荷兰豆涨幅明显,分别达到了50%和3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