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创业路上以诚为本 药材香味飘满乡村

   日期:2015-03-04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28    评论:0    
 创业路上以诚为本 药材香味飘满乡村
 
  与党参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宋乃敏,在外经销党参多年后,2010年回到威宁老家,与几个朋友一起开办起了“威宁县万源恒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在,威宁35个乡镇中,就有20多个乡镇属于其党参种植基地,而他的言出必行、以诚为本的经营态度,让很多种植户愿意将辛苦种植的党参送到他的手中。因此,当有人带着现金都不一定能购买到当地品质优良的党参时,他只需要带上一个笔记本记录下带走了多少党参,“刷刷脸卡”就行了。
 
  埋藏十多年的愿望终成真
 
  在合作社的仓库外,记者见到了宋乃敏,偏瘦的体型与他巨大的药材仓库形成了鲜明对比。跟着他走进仓库,一股浓烈的中药味扑鼻而来。仓库二楼是一排排已由太阳晒干的党参,而楼顶上,粗细不一的党参也正“沐浴”在阳光之下。
 
  “我们种植的是天然水加有机肥的无公害党参,收购回来后加工也是纯手工。”宋乃敏望着地上一根根饱满的党参介绍道,合作社收购回来的党参,从最初种子分配到中期种植技术指导,以及清洗、晒干等,均是靠种植户和工人用双手一点一滴地完成。
 
  2010年,在外经销党参的宋乃敏回到家乡发展党参种植与经销,在此之前,从2000年开始,他已经开始把威宁党参送到甘肃一带进行加工后,销往广州、湖北等地,“那时销售一次要一年多才能回家一趟。”宋乃敏说,当时威宁党参加工技术跟不上,他只能从威宁收购后送往甘肃加工,后来,由于党参掉价严重,很多老百姓不愿意再种党参,将此情况看在眼里的他决定回乡成立合作社经销党参。
 
  “威宁党参最大的特色是食用时无木质化,容易化渣,加上威宁特有的气候和土壤,发展党参一定大有前途,而且,这个愿望已经在我心里埋藏十多年了。”
 
  原来,在多年的外地经销中,宋乃敏已到处实地考察了威宁党参对外发展的前景,发现在本土经销党参大有可为。于是,宋乃敏与几个朋友一商量,便成立了今天的“威宁县万源恒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宋乃敏经过实验,放弃了大家一直种植的“潞参”,从甘肃引进比潞参产量高、品质好的“纹参”。
 
  困难重重仍挡不住前行步伐
 
  然而,天公不作美,在合作社刚开始的第一年,宋乃敏与几个伙伴遭遇到了威宁难得一遇的旱灾,“当时很多包谷都干死了。”说起刚成立便遇到这样的难题,宋乃敏无奈地将其形容为“老天不照顾”。这一年,由于没有充足的水源,党参的收成很不好,才一开始,他们就亏损了一百多万元。
 
  由于出师不利,与宋乃敏合作的朋友一下子退出了三个,当时与宋乃敏一起提供资金的刘姐也想退出时,宋乃敏说,“即使我一个人,哪怕打欠条,我也要把合作社办下去。”
 
  重振旗鼓后,宋乃敏与刘姐两人既是“指挥长”又是“战斗员”,为合作社的发展他俩少不了东奔西跑——农闲时节,他们到全国各地学习种植技术,哪里有农产品交流会,那里一定有他俩的身影。渐渐地,他们的党参从一年收购一吨到十吨,又从十吨到百吨、千吨,2014年,合作社收购的鲜品党参便有1000多吨,经加工后成品党参有300多吨,涉及2000多户药农。
 
  “一亩地党参可提高2000多元,管理好的每亩地就能收获两万余元。”宋乃敏自豪地说,以前种植党参的药农多采用传统种植方式,不善于管理,大多是将种子种下后任其自由生长,“靠老天吃饭”,收益当然不好,而合作社将种子提供给药农后,生长过程中会给药农讲授一些种植技术,待党参丰收送到合作社以后再扣除当初种子的钱,以管理的形式提高药农对党参精细化种植的意识。
 
  为让药农能安心种党参,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合作社特别与药农签订收购合同,承诺始终按市场价的价格收购,这就让药农在种植党参等中药材时不再担心销路问题。
 
  因为这无风险的“投资”,参与到合作社的药农越来越多,很多乡镇的党参都送到了宋乃敏这里,就连一些品种较少的野生中药材,药农也直接拿给了他。
 
  屡败屡战只为让药农定心
 
  “无风险投资”只是开始,宋乃敏还不停地在自家地里“捣鼓”怎样才能让党参产量高品质好,好让参与种植党参的药农有个好收成。每次,他总是等到实验成功了,再教药农如何种植。
 
  第一年由于干旱,合作社受重创,于是宋乃敏找了一个水源较丰富的乡镇,谁知这一年雨水又哗啦啦地下个不停,为此,宋乃敏想到了“厢子式”种植,即在原来平地的基础上挖出一条条沟壑,雨水滋润土地的同时不影响党参生长;党参幼年期时喜阴,留种时喜阳,所以如何控制好采光变得异常重要,然而,由于遮阴网的投入太大,一亩地双层遮阴网就得800元,很多药农都不愿采用,所以宋乃敏又想到了“玉米遮阴”,“在党参幼苗期时种植玉米可为幼苗挡光,种植出来的玉米也可作为一次收入,这样既节省购买遮阴网的钱,还有利于幼苗生长,同时还能收获玉米,一举多得。”
 
  一次次的实验中,宋乃敏发现,传统种植党参即将党参笔直插入地中的方式让党参收益不太理想,于是几经琢磨,他尝试将党参进行50度角倾斜种植,收获的党参产量与质量均有不错收益,于是他把这一技术交给药农,担心药农们一时不能改变过来,他总会亲自到田间地头指导;至于党参发芽时需要剪枝,宋乃敏说,这还得感谢小时候看到的一些兔子,“小时候家里有很少的一部分党参种在树林里,每当党参长出嫩芽时,总会有兔子吃上面的嫩芽,任你怎么打怎么吓,兔子总会在家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吃’。”因为这小时候的记忆,宋乃敏又开始实验剪枝的时间、次数、程度等,当实验成功收益好了以后,他又第一时间将这一方法推广开来。
 
  各种农产品交流会也让宋乃敏获益不少,在别人新思路的基础上,宋乃敏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奇思妙想”,比如因为每年送到合作社的党参长短不一,宋乃敏好奇党参到底能长到多长,于是他想出了在水管里放入泥土和党参的方法,谁知种出来的党参最长的有一米多。
 
  这些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思路,宋乃敏说,都是为了让药农放心,“我回乡发展合作社就是想带动农民发家致富,只有我不断实验做出成绩,用数据说明一切,才能让老百信心中有底。”
 
  以诚为本成为“刷脸卡”密码
 
  如今,宋乃敏与刘姐的合作社日臻成熟,下一步宋乃敏想将合作社发展成为公司,虽然目前无论是资金、场地还是技术对于他俩而言都是考验,但宋乃敏仍信心满怀。
 
  宋乃敏说,开始第一年时亏损了一百多万,家里人不仅没有反对他继续发展,父亲更是亲自到基地里进行技术指导,有时,他还会到其他乡镇上帮助药农改善种植技术,这让宋乃敏没有了后顾之忧。
 
  药农的支持也是宋乃敏朝着美好梦想前进的又一动力。曾经,当合作社发不起工人工资时,宋乃敏即使民间借贷利息高昂的高利贷,也绝不拖欠工人工资一分一毫,而他对于药农的承诺,也必是言出必行,因此,当有人带着现金都不一定能购买到当地的优质党参时,他只需要带上一个笔记本记录下带走了多少党参,“刷刷脸卡”就行了。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