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广西树种结构的调整优化,需要认真审视广西林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正视发展差距,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循序渐进、逐步调整原则,从解决树种单一、结构单薄、林分单纯、林相单调等问题入手,以实现树种多样性、林分多样性、林相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为目标,以发展珍贵树种、营造混交林、自然恢复、林分改造等为重点,以交通干线两侧和风景区为重要区域,以重点工程为载体,以先进科技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逐步调整优化树种结构,着力构建树种丰富、生态功能强、林相美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广西奠定坚实基础。
在发展方式上,调整树种结构要突出质量效益的原则,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在继续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资源的基础上,注重科学优化广西现有的树种结构比例,提高森林质量和单位面积林地产出率,实现数量与质量并重、速度与效益相统一。
在造林树种上,调整树种结构要坚持适地适树适法的原则,尊重自然和科学规律,科学规划、合理选择造林品种,大力发展乡土树种、珍贵树种、经济林树种,让造林树种更加丰富多样。按照造林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坚持良种良法,科学调整树种结构,由采用松、杉、桉单一树种造林向多品种搭配混交造林转变,推广种植松树、杉树以外的乡土优良阔叶速生树种20个以上。
在空间布局上,调整树种结构要按照造林树种的生态特性要求,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特别是降雨量的多少统筹规划。桉树种植的地块要严格控制在商品林区内,重点在降雨量多、气温较高的桂南、桂中、桂东南地区发展,保障两个沿海林浆纸项目的原料;限制在降雨量少、气温较低的桂西、桂北、桂东北地区发展。严禁在生态公益林区、水源涵养林、耕地、水库周边、村屯四旁、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两旁以及江河沿岸倒水第一面坡等区域种植短轮伐期的桉树工业原料林。努力形成科学的松、杉、桉商品林布局,确保森林可持续经营。
在经营模式上,调整树种结构要坚持多重效益兼顾的原则,由注重短轮伐期的纯林和小径材经营为主,向营造混交林、培育大径材转变,特别是要大力培育树种多样、复层异龄、结构复杂、色彩丰富、功能稳定、价值较高的混交林,实现绿化、花化、彩化、果化协调统一。全面推行速丰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提高林分的稳定性和抗逆性能力;改善整地方式,禁止全垦整地和炼山,避免有机质和水土流失;应用测土配方技术,实行精准施肥,保证有机质归还林地。
3、“五大抓手”科学调整树种结构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自治区林业主管部门将结合实施退耕还林、珠防林、海防林、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绿满八桂”造林绿化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大力实施“五+五”花化彩化美化广西大行动、通道森林景观提升工程、森林提质增效工程、全国亚热带珍贵树种基地建设工程和通道森林景观林带生态效益补偿工程“五大抓手”,逐步调整树种结构,实现树种的多样性、林分的多样性、林相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
实施“五+五”花化彩化美化广西大行动。从2014年起,用7年左右的时间,在广西主要交通干线两旁、旅游风景区、重要城镇,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5个主打树种为主的花化彩化树种5亿株以上,打造四季有花、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城乡森林美景,让广大群众更快、更直接地享受到生态建设成果,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提升广西的核心竞争力。
实施通道森林景观提升工程。对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主要河流等通道两旁200米范围内可视一面坡林地的桉树、松树纯林进行改造提升,建设成为林相丰富、景色优美的通道森林景观林带。通道两旁200米范围内新造林要营造至少有两个以上开花、彩叶树种的混交林;疏林地和郁闭度0.5以下的有林地要直接在林中空地补种2-5个开花、彩叶树种;现有纯林要间伐30%左右面积的原有林木后,补植2-5个开花、彩叶树种。到2020年完成通道两旁林相景观改造提升100万亩。
实施森林提质增效工程。进一步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退耕还林、珠防林、海防林、石漠化治理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人工造林,全部营造混交林,其中一个必须为乡土阔叶树种;用材林造林也要逐步提高混交林比例。2014-2020年,广西平均每年新造人工混交林要以3%左右的速度递增,到2020年要达到30%以上。将现有公益林纯林逐步改造成为生态功能与经济效益俱佳的复层异龄混交林,全面提升公益林整体质量。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将现有用材林纯林通过近自然经营方式改造为混交林。
实施全国亚热带珍贵树种基地建设工程。在广西范围内,大力种植以降香黄檀、柚木、沉香、格木、红豆杉、银杏、红椎、楠木、香樟、西南桦、秃杉、马褂木为主的珍贵树种,实现珍贵树种“个十百千万亿”发展目标,即建设1个珍贵树种示范市,40个珍贵树种示范县(林场),100个珍贵树种示范乡镇,1000个珍贵树种示范单位,1万个珍贵树种示范屯,300万亩珍贵树种片林,零星种植珍贵树种1亿株,使广西珍贵树种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将广西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亚热带珍贵树种基地。
实施通道森林景观林带生态效益补偿工程。积极争取将高速公路、铁路、风景名胜区道路沿线、主要江河等通道两旁200米范围内可视一面坡的森林划定为“森林景观林带”,给予合理生态效益补偿,在此基础上进行森林景观改造,建设成为美丽广西的标志性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