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福建省东山鲍鱼 无腿也能闯天下

   日期:2015-02-09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53    评论:0    
  东山岛屿众多,岛礁星罗棋布,海藻生长丰富,海沙质地疏松洁白,是鲍鱼生长、栖息和繁殖的理想天然海区。清炖鲍鱼、枸杞鲍鱼、酱汁鲍鱼等是当地的传统佳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大海的涛声,享受着美味的鲍鱼,是许多游客来到这里的心愿。 
 
  我国鲍鱼养殖产业的发祥地 
 
  东山是全国最早开展鲍鱼人工育苗和工厂化人工养殖试验研究的地区,1971年东山鲍鱼增殖站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省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部门的合作下进行了本地种杂色鲍的人工育苗试验,并成功地培育出珍贵的鲍鱼苗,开创了我国鲍鱼育苗的先河。 
 
  1992年,通过开展闽台农业科技交流,台湾九孔鲍首次落户东山,工厂化养殖试验获得成功。随后,“东山湾水产增殖项目”的开展解决了陆上工厂化鲍鱼人工育苗和增养技术难题。 
 
  同时,1973年几家合作科研单位又从辽宁省引进了皱纹盘鲍,并于1974年培育出皱纹盘鲍鲍鱼苗,这是属于温水性北方品种鲍鱼在南方地区首次获得育苗成功。 
 
  这些都为东山发展鲍鱼养殖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大面积发展鲍鱼养殖创造了条件。 
 
  规模与产量全国县级之首 
 
  凭借着对鲍鱼养殖事业的热情与执着,东山县的水产养殖者勇于创新,大力开展鲍鱼良种的引进和增殖试验研究,工厂化养殖迅速发展,鲍鱼养殖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了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当地实施品牌战略,制定了《东山鲍鱼规划》,建立“九孔鲍综合标准化示范基地”,全面实施行业标准,加强对内对外项目合作与技术交流,引进良种、技术,培养高层次人才。 
 
  如今,东山县的鲍鱼陆上工厂化养殖面积50万平方米,海区吊养3000万粒,年生产商品鲍1600吨,产值达3.2亿元。培育苗种1.5亿粒,产值近亿元。东山鲍鱼畅销全国各地以及韩国和台湾地区。为了让产品更快地打入各地,销售商在福州、厦门、上海、广州、汕头等地设立了“东山鲍鱼联络处”。 
 
  鲍鱼为当地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培育出一批创业者,他们走出东山,把养殖技术推广到福建其他地区,还辐射到广东、广西、海南等省。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尽管东山县的鲍鱼产业起步早、规模大,但是因鲍鱼产业组织程度不完善、养殖合作社规模不够大、没有自己的品牌、东山鲍鱼知名度不高等原因,导致鲍鱼产业的发展到了瓶颈期。 
 
  为此,东山县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了“东山鲍鱼”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证明。地理标志商标交接仪式于1月28日举行。这是漳州鲍鱼产业的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也是继“东山芦笋”之后的东山县第二个国家地理标志。通过将过去松散的鲍鱼生产企业联合起来,制定统一的生产流程和鲍鱼标准,形成以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为核心,生产、加工、物流等“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从而提升了东山鲍鱼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鲍鱼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东山县加大科技兴渔力度。以东山县鲍鱼增殖站和厦门铁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东山水产养殖基地为中心,以东山海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基地,加强与高校院所的交流合作,培训养殖高层次人才,加大良种引进、品种改良、生物育种和病害防治研究工作力度。加强苗种生产管理,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全面实施健康、安全养殖的操作规范。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