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值“五九”寒冬,立春的脚步也逐渐接近,但一直以来都有“春寒料峭”的说法,也意味着设施蔬菜还要再经受一段时间低温严寒的考验。究竟该如何提高蔬菜质量和产量?
一般而言,冬末初春,气温依旧偏低且回温较慢,不利于蔬菜定植。定植期的延迟将会导致蔬菜上市期的延迟,提早上市的时间优势不能得以发挥,经济效益就会受到明显影响。对此,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确保早春冷棚蔬菜提质增效。
首先,要针对低温的实际情况,尽早支好棚室骨架,及早覆盖棚膜提高栽培畦内的温度,为适时栽植秧苗创造适宜的温度。其次,早春蔬菜栽植秧苗后一般都要浇蒙头水,水量较大,因浇水后往往导致地温的下降,反而不利于蔬菜尽快缓苗,容易造成僵苗或老化秒。在此,专家特别提醒菜农:倘若春季有效降雨量偏少,应当及早浇水,先缓解一下土壤墒情,再盖棚膜提高室温,秧苗栽植之后再浇水。最后,早春棚室果菜如果想要提高产量,需要施足底肥,施肥原则要本着有机肥和化肥结合使用、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底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
关于早春冷棚蔬菜的施肥,专家特别强调——茄果类产量高的蔬菜重点增加磷肥和钾肥的使用量,叶菜类蔬菜以施用偏氮型钾肥为主。另外,重茬种植的地块,如果土壤有板结或盐碱化现象,可以增施生物菌肥,改善土壤形状,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蔬菜质量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