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中国果品种植种植结构单一 矛盾显着

   日期:2015-01-27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277    评论:0    
  中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总收获面积和产量以及多种水果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中国并非水果贸易强国。2012年我国水果产量为24056万吨,2013年为24135万吨,增长率达到0.3%。 
 
  行业分析师指出:果品产业是我国种植业中的第三大产业,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种植结构单一增加了市场风险,而从具体品种看,种植结构单一的矛盾也非常显着。以梨为例,目前我国梨产业品种不合理有三个表现:一是鲜食与加工品种比例不协调,前者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总体的95%以上;二是品种熟期结构搭配不合理,砀山酥梨、金花梨等晚熟品种栽培偏多,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三是品种单一,砀山酥梨、鸭梨、雪花、金花一直是四大晚熟当家品种,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到全国的2/3。 
 
  种植结构单一造成了两方面的风险:一是水果成熟期过于集中,极易造成产量过剩,导致市场销售压力大,果农叫苦连天,政府疲于奔命,且容易因果贱伤农而引发社会矛盾。二是放大了加工能力滞后的矛盾。 
 
  水果商品化处理是水果采收后的再加工再增值过程,包括挑选、分级、清洗、打蜡、催熟、包装等环节,可最大限度地保持其营养成分、新鲜程序并延缓其新陈代谢过程,延长其贮藏寿命,实现优质优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近些年来中国水果品后商品化处理虽有较大改进,但仍有很大差距。一些果农和经销商的商品意识不强,处理设施落后,包装不规范等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在贮藏保鲜环节也相当滞后。以苹果为例,先进国家苹果贮藏能力一般在总产量的60%以上,贮藏方式以气调贮藏和恒温贮藏为主,采后商品化处理几乎为100%,苹果采摘后到上市销售全程冷链控制。而我国苹果贮藏能力仅为总产量的20%左右,商品化处理率不足5%。 
 
  商品化处理等加工能力滞后反过来又放大了种植结构失衡的矛盾,同时也不利于中国水果提升附加值。专家认为,商品化处理是促进果品营销,提高产品增值的重要环节,但我国水果产业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这样水果不仅容易腐烂,而且由于外观质量差,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价格难已得到有效提升。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