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区突出特色调结构,探索水产养殖模式,积极推广水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科技转化率,促进全区水产养殖快速发展。
推广稻蟹共生种养新模式。稻蟹共生种养,能够净化水质,增加水中溶氧,为幼蟹提供隐蔽安全的栖息场所,夏季能降低蟹塘水温,有利于大闸蟹增加脱壳次数,使大闸蟹个体大而均匀,稻株上的害虫还可以为幼蟹提供天然饵料。水稻生长期基本上不使用农药,化肥用量也明显减少,控制了面源污染,提高了农产品质量。此项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大闸蟹塘中的生物链,使稻蟹共生,达到水稻、大闸蟹双丰收的目的。目前,该区推广稻蟹共生种养40亩,每亩产水稻450公斤,产大闸蟹30公斤,实现亩产值5750元,纯收入每亩4250元。
推广鱼菜共养新模式。把养鱼产生的排泄物、剩余饲料、氨氮等有害物、废物转化成水生蔬菜生长所需的养料,变废为宝,使养鱼水体自然净化,提高鱼类的产量和品质。同时,水生蔬菜也减少了所需肥料,降低了成本,获得了丰收。此项养殖模式,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的生态共生效应。目前,该区推广鱼菜共养60亩,为养殖户带来了鱼菜双丰收的显著效益。
推广网箱养殖泥鳅新模式。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之称,是鱼中佳品。近年来野生泥鳅资源减少,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发展泥鳅的人工养殖前景广阔。网箱养殖泥鳅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产量高,管理方便,易捕捞,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目前,该区推广网箱养殖泥鳅50亩,每亩产泥鳅150公斤,增收6000元,同时解决了鱼鳅争塘矛盾和捕捞困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