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聊城高唐县科普带头人于彩虹发展蔬菜制种致富群众无止境

   日期:2015-01-04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92    评论:0    

  2014年,高唐县科普带头人于彩虹带领群众立足本村实际,辐射带动本村及周围群众发展蔬菜良种繁育,取得良好效益。

  12月29日,来到山东省高唐县清平镇彩虹蔬菜良种繁育协会办公室,看到村民们正排队等待着合作社工作人员验收蔬菜种。"现在我们收的是洋葱种和芹菜种,6月底已经完成了甘蓝种的验收,仅繁育甘蓝原种的两个大棚就收益9万多元"。协会负责人于彩虹说。

  繁育甘蓝原种的一个大棚主人是清平镇后辛村村民董芝红,据了解,今年是她繁育蔬菜种的第三个年头,自从这个村"牵手"中国农科院,给农科院繁育蔬菜良种以来,她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董芝红建起的大拱棚,采用人工授粉技术为农科院繁育甘蓝亲本,第一年她种植的3分地就收获原种3.3斤,区分品种以不同价格收购,每斤在3000元至5000元,总收入达10500元。随着技术不断提高,去年收获5斤9两,总收入达11800元。"大棚一年投资,多年受益,工人技术也会逐年提高,所以种植甘蓝原种效益会一年比一年高。"谈到繁育种子前景时,董芝红信心满满。看到繁育甘蓝原种带来的高效益,该村村民张玉俄也参加进来,去年新建了一个繁育甘蓝原种的大棚,期待着能给自己带来大丰收。

  繁育甘蓝原种是把单纯繁育良种扩大到繁育原种,总算起来,清平镇发展制种业已经有20个年头了。1993年,桑园村村支书于彩洪了解到盐碱地非常适合种植蔬菜良种,于是积极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联系,开始繁育蔬菜良种。接连吃了三年的"闭门羹",终于在1996年试种成功,并在1997年迎来了第一次大丰收,80亩地的白菜种总产2.3万斤,100亩地的萝卜种总产2万斤,当年制种总收入高达57万元。为了将蔬菜良种繁育项目发展成为这一带的特色产业,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尝到了制种甜头的村民纷纷入社成为社员,扩大种植规模,也有更多的村民参与到蔬菜良种繁育中来。协会逐渐发展了267户村民入社,辐射周边11个村,种植面积600余亩。

  协会先与农科院签订合同,直接到农科院领取种子,然后再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实行订单生产,产品最后由合作社回收,统一由合作社送到农科院验收。这种经营模式,合作社成了"大管家",完全解除了村民"种出来卖不出去"的后顾之忧,激发了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但也有部分农户仗着合作社能保底,就随意放宽种子生产条件,打算瞒天过海,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于彩虹印象比较深的有两次惨痛的教训。一次是农户往收获的甘蓝种子里掺杂假冒种,造成400多斤种子被中国农科院原封退回。另一次是农户在种种子的大田旁边种上别的种子,为了保证不串种,合作社处理掉了14亩,以每亩2500元的价钱赔偿给农户。于彩虹说,这种现象虽然是极少数,但是影响却是深重的。中国农科院的退货不但没让合作社和种植户在经济上受到巨大损失,也因为诚信问题没影响到与农科院的合作。吃一堑长一智,如今农户们逐渐意识到了诚信的重要性,他们在田间管理上都非常谨慎地遵照合作社的统一标准,种子质量和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现在很多农户都想加入协会,以赢得来年群众更大的经济效益。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