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过后,海拔近800米的巴州区大和乡界牌村降温也越来越明显。界牌村六社村民黄登于却丝毫感受不到冷意,他所在的界牌种养专业合作社种的一批高山蔬菜刚成熟就被巴城百信超市全部订购,不久就能出现在巴城老百姓的餐桌上。2014年12月28日,在界牌村采访,黄登于告诉记者:“春节前后,这批西兰花也要上市了。”他指着蔬菜基地内一排排整齐的西兰花菜苗,满脸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巴州区界牌种养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6月挂牌成立,该合作社承包的蔬菜基地是巴中市“菜篮子”蔬菜基地,也是百信超市定点的农超对接基地,所产的“辣椒”、“黄瓜”等5个蔬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同样是种蔬菜,为何界牌种养合作社种出的蔬菜这么吃香?“因为我们的蔬菜是从牛粪上长出来的。”合作社负责人程天兵一语道破“天机”。
合作社成立后,百信超市负责人第一次来蔬菜基地考察,当即拍板,把该基地定为“农超对接”蔬菜基地。巴州区农业局种子站站长程雄介绍,百信超市看中的正是基地无公害无污染蔬菜生长环境。“经过检测,界牌村土壤含硒量高,加上基地按无公害标准生产,全施农家肥,主要是牛粪,通过对牛粪进行发酵,用牛粪改良土地,提高土地有机质含量,种出的蔬菜更健康更可口,深受市民喜欢。”
界牌种养专业合作社承包的蔬菜基地规模达500亩,单靠收购村民的农家肥,能否保证整个基地的肥源供应?“我们已经和通江光明、南江正直、平昌元山三个养殖场达成合作协议,保证肥源供应。”程雄介绍,这3个养殖场每年出栏肉牛1500—1800头,肥料通过了专业的检测,不含任何添加剂和饲料。“下一步,合作社还要建养牛场,年出栏肉牛500—600头,为蔬菜基地肥源供应提供保障。”
界牌种养合作社成立后,利用界牌村海拔地理位置优势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发展高山蔬菜,错季销售,带动当地老百姓致富。黄登于告诉记者:“以前自家种菜拿到市场上卖,挣不到多少钱,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我们两口子在这里打工,工资加上土地流转的租金,半年就挣了6万多。”
程天兵介绍,2014年,界牌种养合作社送到省农业厅检测的几种蔬菜,均被确定为“无公害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