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防止玉米黑穗从播种抓起

   日期:2015-10-10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62    
玉米丝黑穗病主要在玉米穗部表现症状,玉米瘤黑粉病除在穗部表现明显症状外,还会在其他部位出现黑瘤。但这两种病害发生特点相似,防治方法也差不多,都需要从播种开始就加强防治。
  玉米丝黑穗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系统性病害,病原为丝轴黑粉菌。主要以土壤、粪肥、种子等带菌,土壤中病残株上的厚垣孢子是传染的主要来源,种子上粘着的孢子也可以传播。种子发芽时,病菌也萌发,侵染幼苗(病菌多在玉米5叶期前侵入),到穗期出现典型症状。雄穗发病,部分或整个花器变形,内充满黑粉。果穗发病,除苞叶外,全部被病菌破坏,外观像健穗,内部全为黑粉。黑粉散落后,只留下寄主维管束。
  防治方法
  1、轮作。重病区可选择与大豆、蔬菜、马铃薯等作物轮作。减少土壤中病菌积累。轮作期3年。不能与高粱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目前我省玉米生产上大面积使用的苏玉18号、苏玉19号、苏玉20号以及掖单系列、农大系列、中单系列品种抗病能力均较强。
  3、种子处理。这是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关键,最好选用包衣种子,也可以用药剂拌种。药剂拌种,在播前精选种子,放入容器内,加入种子量1%的水,把种子拌湿,然后把种子量0.1-0.2%的12.5%烯唑醇(特普唑)粉剂均匀拌到种子上,稍晾干即可播种。拌药一定要均匀。适用药剂还有:种子重量0.4%的粉锈宁(有效成分25%);种子重量0.5-0.7%的多菌灵、萎锈灵(有效成分均为50%);种子重量0.3-0.5%的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4、拔除病株。及早拔除田间笋状、矮缩丛生、叶上有黄条以及茎叶异常、畸形的植株,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不可随意丢放,也不要用来喂家畜。秸秆肥要堆沤发酵,杀灭病菌。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