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迷你甘薯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日期:2015-09-08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89    
迷你甘薯是指单个薯块质量50—150克,质地细腻,风味浓的小型菜用甘薯。其外形美观、商品性好、口感香甜粉糯,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在超市售价较普通甘薯高3—5倍。 

1、环境选择 

按照“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要求,选择地势高燥,排水条件好,有机质丰富,表土疏松,土层深厚的红、黄砂质土壤,以新开垦的低丘山地和砂性水旱轮作地最适宜。 

2、品种选择 

①金玉(原名浙1257) 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皮色粉红,肉色纯黄,薯块短圆形,表皮光滑,口感粉、甜、糯,质地细腻,没有粗纤维,风味香浓,烘于率30%—32%,单株结薯5~7个,薯块大小均匀。早熟性好,110天左右可以收获,适于不同季节栽种。商品薯率可以达到85%。出苗性好,耐寒性一般,主要缺点是易感蔓割病,应选择无病种薯、高剪苗和忌连作,水旱轮作防治效果更好。 

②良缘(原名AIS) 国外引进品种。皮色金黄,肉色红,薯块圆形,表皮较光滑,口感软、甜、糯,品质优,风味香浓,烘干率25%—26%,适于蒸煮或烘烤,单株结薯5—6个,薯块大小均匀。出苗性好,中熟,生长期130天左右。 

③心香   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新品种。紫红皮黄肉,薯块椭圆形,表皮较光滑,口感较粉,质地细腻,较甜,烘干率27%—29%。地下部结薯浅而集中,适合机械化收获,单株结薯6—7个,薯块大小均匀。早熟性好且产量高,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用地膜覆盖栽培,90天可以收获,产量、熟性与高产品种苏薯8号相当。 

④浙薯6025  紫红皮桔红肉,薯块椭圆形,表皮较光滑,口感粉,贮藏一段时间后(11月),淀粉不断降解,口感较软、糯、甜,风味好,11月开始供应市场较好,两头有少量粗纤维,烘干率28%—32%。单株结薯5—7个,薯块小而均匀,单薯鲜重160克,一般每亩产量1500千克,商品性好,抗性强,适应性强,耐贮藏。出苗好,地上部半直立,长势健壮,叶色深绿,中蔓,中熟,生长期120天以上,6月上中旬栽种较好。 

⑤浙薯78   红皮桔红肉,薯块圆形,表皮较光滑,口感软、甜、糯,两头有少量粗纤维,风味较好,烘干率25%—26%,早熟性好,适合早种早收,10月以后收获则品质下降。 

3、育苗 
早熟品种宜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三层保温育苗,出苗后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提早供应市场。常规栽培可采用小拱棚十地膜两层保温育苗。苗床宽1.0米左右,深15—20厘米,床底铺一层有机肥后浇水覆土。选择具有品种典型特征、无病虫害的薯作种薯,用多菌灵或托布津浸种处理。排种时薯间隔3厘米左右,利于出苗均匀,多出苗,并有利剪苗。排种时要做到薯块顶部朝向一致,薯背向上。 

种薯排好后覆土,厚度2—3厘米,不能超过5厘米,以免影响出苗。当60%薯块出芽后揭掉地膜。晴天气温20℃以上时,打开拱棚膜和大棚膜两端通风,防止高温烧苗,保持床温25—30℃,湿度以床土见干见湿为宜。当薯苗长有7—8叶,苗高20—30厘米时即可剪苗扦插,苗龄一般控制在35天左右。 

4、整地与施肥 

①整地 在晴天进行整地,将土打碎、打细,整平后,作成高20厘米左右的垄,将肥料条施在垄底。 

②增施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80%以上,每亩施充分腐熟有机肥3000—4000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35—40千克。有机肥分层分期施用,即耕翻和起垄时各占1/2,用粗肥打底,精肥施面,深浅结合,才能有效地满足甘薯前、中、后期养分的需要,促进甘薯正常生长。 

③合理追肥 早施提苗肥、壮苗肥,一般在栽后3—30天内,浇施稀薄人粪尿2次,根据苗情每次每亩追尿素1—3千克。重施催薯肥、长薯肥,一般占总施肥量的20%,时间为栽后50天左右,靠垄的一侧破土施肥,一般浇施人畜粪尿加适量碳酸氢铵。还可在甘薯垄背裂缝时及时施人裂缝肥。追裂缝肥每亩用尿素4—5 千克,过磷酸钙浸出液10千克,硫酸钾3 千克,对水150—200千克配成营养液,在田间普遍开始裂缝时,于阴天或晴天的午后进行逐棵顺裂缝浇灌,要求追施均匀。 

④根外追肥  一般在甘薯生长后期,叶面喷施0 .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0.5%尿素溶液和2%—3%的过磷酸钙溶液,喷施时间宜在傍晚,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5、大田栽种 

当平均气温10℃以上时,可剪苗栽种于大田,由于前期气温较低(4月下旬至5月下旬),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栽种时,将4个节位水平插入或斜插入土中,干旱时将2叶1心露出地面,以利薯苗成活和结薯分散,结薯早且多,薯块大小均匀一致,有利于提高商品率和产量。为了使薯块个数多,增加小薯的比例,迷你甘薯的扦插密度要适当加大,每亩扦插4000株左右,可采用窄垄单排,即行距50—60厘米,株距25—30厘米,或采用宽垄双排,即垄宽1—1.2米,每垄扦插2排,株距30—35厘米。 

6、病虫害防治及田间管理 

甘薯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蔓割病,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50%多菌灵2 500—3 000倍液,蘸根2—3分可防治黑斑病、蔓割病;用3%—5%辛硫磷颗粒剂2—3千克,拌细土15—20千克,起垄时撒入埂心或栽种时施人窝中,可防治地下害虫,一般选择疏松的新开垦红、黄壤或实行水旱轮作,即可有效避开病害和地下害虫。地上害虫主要有斜纹夜蛾、甘薯麦蛾,7—9月为害,在害虫1—2龄期,叶面喷施5%抑太保或5%卡死克1 000—1 500倍液防治。定植后每亩用86%乙草胺乳油50—70亳升对水50千克进行化学除草。在甘薯生长中期,人工除草1—2次,不必翻藤。 

7、适时收获 
甘薯没有明显的成熟期,确定收获时要通过田间取样,连续挖10株,测定产量和商品薯率,当商品率达到65%—70%时即可收获。各地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来确定收获期。最迟在霜降之前收完。收获时要轻挖、轻装、轻运、轻卸,防止机械损伤,按品种分开收获和存放。收获过程中若气温达到32℃,甘薯应在2小时之内送进屋内,以免表皮灼伤,影响外观和耐贮性。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