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甘蓝杂交制种过程中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日期:2015-09-06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73    
近年来,病毒病的发生已成为制约甘蓝制种高产性能的一种重发病害,据调查,其发病率在30%以上,发病田块可减产20%一40%。为此,据近年来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并参考有关资料,分析整理出杂交甘蓝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1.症状
   病毒病在甘蓝制种的各个时期均可发生,冬前苗期染病,受害叶片产生褪绿色圆斑,新叶明脉,轻微花叶,叶片及冬前叶球变小,第2年春天定植后发病的,叶片皱缩,质硬而脆,新叶明脉,轻微花叶,老叶背面有黑色坏死斑,严重者叶面畸形,叶脉坏死。根系不发达,生长缓慢。抽苔推迟,且苔短缩,分枝减少,特别是些节位分枝更少,植株矮化。花梗扭曲畸形,花蕾发育不良或花瓣畸形,不结荚或果荚瘦小且弯曲变形;籽粒不饱满,发芽率降低。严重减产,甚者在抽苔前即枯死。
   2.病原
   制种甘蓝的病毒病主要由芜菁花叶病毒(tumv)侵染所致,个别地区由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所致。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毒主要通过蚜虫和汁液接触传染。另外在春季划割叶球,清理败残病叶,用木棍或竹杆搭架支承植株及两次大田移栽,一次下窖(或冬季阳畦定植)等田间农事活动,也是传染的途径之一。在邢台甘蓝制种区,春秋两季蚜虫发生高峰期与甘染感病期相吻合,并当遇气温15―20,相对湿度75%以下时,易发病。
   4.综合防治
   (1)合理安排茬口 杂交甘蓝制种的田块,应尽可能不选前茬是十字花科植物的田块。合理的轮作,利于控制病毒病的传染源。
   (2)重视防治虫害 苗期蚜虫的防治至关重要,要尽一切可能把传毒蚜虫消灭。在毒源植物上,尤其春季气温升高后,对蚜虫更要早防。药剂可选用25%抗蚜威乳油2500倍液或50%的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o0―3000倍液,或20%菌马乳油1500倍液,或40%的氧化乐果1000倍液。花期治蚜应选用对蜜蜂低毒的辟蚜雾或抗蚜威。为提高防治效果,可在秋季和春大田移栽前进行集中防治。
   (3)加强水肥管理 因制种双亲为自交系,后代生活力较差,故应加强水肥管理,特别是苗期应轻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毒能力。为防止苗期园地温升高,使植株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受阻,而降低植株的抗病能力,可连续多次浇水,使地温稳定,有利于防治病毒病的发生。
   (4)防止接触传染 在进行田间农事操作时,健株和病株要分别进行,划割叶球用的刀具。最好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不要碰断或践踏茎叶,以免传病,极个别植株发病时可以拔除,以控制传染源.对于田间的病残落叶,要及时带出,远离制种田进行销毁。
   (5)化学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以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的植病灵乳剂 800倍液,或83增抗剂 100倍液,或 ns83耐病毒诱导剂60倍液,或抗毒剂――号300―400倍液,或抗病威300―500倍液进行喷雾,隔7一10天喷―次,连喷2―3次,效果显著。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