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我国蓝耳病防控方面存在的误区

   日期:2016-07-22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18    
朱汉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后备猪PRRS阴性转阳,主要原因是没有控制好种公猪和母猪群感染PRRS的风险。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1)应用的种公猪精液携带PRRSV。2)引入后备猪后未事先进行驯化。3)对本猪场内处于蓝耳病活跃状态的母猪未进行封群。4)对母猪群没有进行高质量的蓝耳病疫苗普免。
  针对近期感染PRRS的种猪场封群后如何转成阴性群的问题:在所有的后备母猪接触过本场毒株亚型的情况下,通过清除保育猪及后阶段猪群,进行环境彻底消毒和“生物无害化”等措施,6个月以后种猪群可形成该PRRSV毒株亚型阴性稳定群,其所繁殖的后代也是PRRS阴性群,但不能排除感染其他亚型PRRSV毒株的可能。
  记者:目前我国蓝耳病防控方面存在哪些误区?
  姚龙涛(上海市奉贤区畜牧兽医站):目前看来,作为危害大的优势流行毒株,高致病性蓝耳病毒株(HP-PRRSV)仍然是防控的重点。但在疾病防控中,许多猪场往往陷入了三个误区:第一,不重视生物安全措施在防控猪蓝耳病中的重要作用。在部分猪场存在从多个猪场引种或从同一个猪场不进行检测年年引种的情况。第二,过分依赖疫苗。猪场缺乏对猪群PRRSV感染的检测与评估,导致猪场盲目使用弱毒疫苗。第三,发生疫情后不确诊,仅以临床和剖检所见为诊断依据采取紧急免疫措施,后续免疫程序更难制定。第四,只进行猪蓝耳病免疫,不对免疫效果和免疫程序进行评价,不考虑对其他免疫抑制因素(PCV2、霉菌及其毒素)的防范。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