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白芍(芍药)的栽培技术

   日期:2016-07-15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00    
【概述】
 
别名: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10?-aPall.)的根经干燥供药用。产于浙江杭州的白芍称为“杭芍”;产于安徽毫州的白芍称“毫芍”。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镇痉等功效。主治血虚肝旺引起的头痛、头晕、胸肋痛、泻痢腹痛、月经不调、自汗盗汗及冠心病等症。主要生长栽培区域: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山东等省。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植物形态】
 
为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根肥大;通常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茎直立,光滑无毛。叶互生;具长柄;2回3出复叶,小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长8~12cm,宽2~4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缘具极细乳突,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脉在下面隆起,叶基部常带红色。
 
花甚大,单生于花茎的分枝顶端,每花茎有2~5朵花,花茎长9~1lcm;萼片3,叶状;花瓣10片左右或更多,倒卵形,白色、粉红色或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黄色;心皮3~5枚,分离。瞢荚果3~5枚,卵形,先端钩状向外弯。花期5~7月,果期6~7月(图8)。
 
【生物学特性】
 
芍药系深根性植物。性喜温和气候,阳光充足,较为耐干旱,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肥沃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怕潮湿,怕积水。
 
【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芍药根长,人土深,平原栽植应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夹砂黄土及冲积壤土地块为好;山区应选向阳坡地。土层薄,排水不畅的砂土地生长不良,重黏土、盐碱地不宜种植。
 
芍药生长3~4年才能收获,故应施足有机肥,深翻细作。9月前收获后,每亩施农家肥3000~5000kg和饼肥10Okg,深翻40cm左右,耙细整平。南方多做成高畦,畦面宽110~120cm,畦高17~20cm,畦沟宽30~40cm。北方多用平畦,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2.繁殖方法
 
可用种子、分株、芽头三种方法繁殖。但生产上大量采用分根和芽头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大暑”至“立秋”,果实呈蟹黄色时采摘,放于阴凉的室内促进种子后熟,待果皮开裂,将种子剥出,与湿砂(1:3)混合贮藏备用。种子播种北方以“处暑”较好,南方以9月中、下旬为宜,播前用温水浸种24小时,捞出稍晾。在整好的地内,先去地表干土,用潮湿土做成高10~15cm、宽75cm的高畦,在距畦边7~10cm的畦面上,将种子按3~4cm株距撒匀;也可按行距15~17cm开4cm深的沟,按株距2~3cm播入种子,覆土压实。土壤湿润20天即可扎根;但年前不出苗。
 
翌年3月中下旬出苗后,结合除草,经常松土保墒,并于5~7月份各追一次适量速效人粪尿或饼肥,及时浇水。这样一般育苗后需2年才能移栽。此法生长期长,不如分根、芽头繁殖方法简便易行、见效快。
 
(2)分株繁殖:
 
芍药收获时,将直径lcm以上的芍药根从芍头着生处切下加工商品(直径1cm以下的根不剪),然后顺其自然,将一棵按每株有2~3个芽劈成4~5株,放置阴凉处1~3天,使伤口愈合,根变软时栽植。北方大株按株行距60cmX60cm,小株50cm×50cm,挖15~20cm正方形的,深30cm的坑,把株苗放入坑内。使根自然分开,在土填一半深时,将苗轻轻向上一提,使芽和地面平,再用土填满捣实,芽上覆土10~15cm,成小土堆状。
 
南方地区用锄头或二齿耙开穴,穴开成35。~45。的斜面,深约20cm,每穴1~2株,头朝南,根向北,栽于斜面上,芽与畦面平,将根栽成外八字形,根要直。先用少量土固定芍根,再在根尾部上方施人人粪和饼肥、过磷酸钙,然后覆土,作成馒头状土堆或垅状均可。
 
(3)芽头繁殖:
 
芍药在收获时,先将芍根从芍头着生处1.5~2cm处全部切下,加工商品。再选其不空心、芽头饱满、无病虫害的芍头,顺其自然生长,按每块2~3个芽切成若干个芽头作为种栽。芽头随切随栽,按株、行距30cmX50cm开浅平穴,每穴栽1~2个芽头,切面向下,使芽头低于地面3~5cm,栽后覆土压实,再封成5~10cm高的土墩,以保墒越冬。一般一亩芍头能栽2~4亩。
 
芍药栽种时间在山东一般于9月份收刨季节,此时气温尚高,有利于早发根。如果栽种过晚,不易生根,影响翌年的生长。浙江常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四川在8月问。
 
3.田间管理
 
(1)培土与去土:
 
北方地区栽种芍药,入冬应培土,春季需去土。每年封冻前,在离地面3~5cm处剪去干枯枝叶,进行清园,然后在根际培土10~30cm高,盖住芍芽,以利防寒越冬。春季3月中、下旬,芽开始萌动,应扒去土堆南侧土,随天气暖和再扒去地平面以上的封土,以利出苗。
 
(2)施肥与浇水:
 
芍药生长期长,栽种时除施足基肥外,还应根据不同的生长年限进行追肥。栽后第一年一般不追肥,从第二年开始追肥。南方地区每年追3次,第一次于3月中旬,第二次于4月中旬,第三次于11月份;北方一年追2次,分别于春末花谢后与秋末植株枯萎时进行。
 
每次亩施腐熟人粪1000kg,饼肥50~10Okg,加施过磷酸钙30~40kg,效果更好。地干施肥后应浇水。此外,2年以上的白芍,根人土深,雨季地中积水易烂根,应特别注意雨季排水。
 
(3)中耕除草:
 
中耕能疏松土壤,增加空气。早春中耕既可保墒又能提高地温。雨季松土能加快水分蒸发,减小土壤湿度,利于根的生长。因此,应加强白芍地块的中耕除草工作。栽后次年红头芽出土后,应立即松土,一般3~5cm深。切忌株旁松土,以免锄动芽头或损伤幼根,影响生长。以后适时松土,保持土壤疏松地内无杂草即可。
 
冬季于11月间清除地上部枯枝残叶后,进行深松土,并拣净杂草根。
 
(4)摘蕾:
 
为集中养分,促进根部和植株的生长,已显蕾的芍药,除留种的外,选晴天将花蕾全部摘除。留种的植株,也应当留大去小,使种子粒大、饱满。
(5)间作:
 
为充分利用土地,增加经济效益,在芍药栽后的1~2年内,因植株小,株间空隙大,可适当间作。冬季可间作大蒜、洋葱、菠菜等,夏、秋季间作豆类、地芸豆;有的春季间作旱半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不影响芍药的生长,效益较高,应予推广。
 
(6)修根:
 
修根是促进主根生长、提高芍药质量的一个有效措施。浙江对分根栽种的芍药多采用此法。在10月份,将芍药主根上部三分之二的泥土扒开,用小刀割去主根上所有的侧根和芽头下的细根,然后再用土培上。安徽、四川、山东等省,不管是芽头繁殖,还是分根繁殖,均不进行修根。
 
(7)防治病虫害
 
1)锈病:
 
病原是真菌中的担子菌,又名刺锈病。它是生产上威胁芍药较大的一种病害。5月份开花后发生,7~8月份发病严重。叶背初起黄色至黄褐色的颗粒状物(夏孢子堆),后期叶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灰褐色病斑,继而出现刺毛状的冬孢子堆,致使叶片及整个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冬季清园,病残枝叶集中烧毁;发病初期喷洒15%的粉锈宁400倍液,7天1次,连喷数次。
 
2)叶斑病:
 
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主要危害叶片。是芍药发生比较多的一种病害。夏、秋季发生,叶正面为灰褐色近圆形病斑,有轮纹,上有黑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发病前与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7~10天1次,连续数次。
 
3)灰霉病:
 
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又名花腐病。危害茎、叶、花各部。先从下部叶的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病斑褐色,近圆形,有不规则轮纹,天气潮湿时长出黑色霉状物。茎上发病茎秆软腐后倒伏;花柄及花发病后软腐。6~7月发病重。
 
防治方法:冬季清园,烧毁残枝病叶;与玉米、豆类作物轮作;雨季及时排出地中积水;发病初期喷洒1:1:100波尔多液或用65%代森锌500倍液,7~10天1次,交替连喷3~4次。
 
4)虫害:主要有蛴螬咬食根部,整地与施肥时掺入毒饵诱杀。
 
【收获加工】
 
1.收获
 
芍药栽种3~4年收获。浙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安徽、四川于8月间,山东以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采收为宜。收获期不能过早或过晚,过早会影响产量和质量;过晚养分易转化,不但降低质量,且不易干燥。总之,一定要适时收刨。
 
收获时选晴天,割去茎叶,挖出全棵,抖去泥土。浙江及山东等地均采用分株繁殖的,从芍头着生处切下粗根加工商品,支根留在芍头上做种栽。用芽头繁殖的,将根全部切下,按大、中、小分档,去除头尾后,以备加工。
 
2.加工
 
芍药加工工序为煮芍、刮皮、干燥三个步骤。将芍药用清水洗净,放人已烧开的水中煮,并不断翻动。粗根煮约30分钟,细根煮约20分钟,至用竹针易穿进或折断断面均为黄色时,捞出放人凉水中短时浸泡,即可进行刮皮。人工用玻璃片或竹片,将外皮轻轻刮去,然后送晒场晒干。晒时经常翻动,至八成干,堆放室内或装入麻袋闷2~3天,再晒3~5天,如此反复直至全干。
 
刮皮后如遇阴雨天,应先用硫磺熏,摊在通风处,待天晴时再晒干。干后即可供药用。一般3kg鲜品加工lkg干货。
 
浙江的芍药加工时先擦皮,再煮芍,后干燥。山东的则为洗净,煮芍根,再刮皮后干燥。
 
芍药以色白、粗长、质坚实、圆直、粉性足者为佳。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