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玉米三大病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日期:2016-05-24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00    
1.大斑病。大斑病先由基部叶片发病,逐渐蔓延至上部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浸状青灰色斑,逐渐向两端扩展,形成黄褐色梭形或纺锤形大斑,轻的生长衰弱,籽粒瘪小,造成减产,严重时全株枯死。大斑病发病的适宜温度是18~23℃,病菌的侵染蔓延均需要较高的湿度。玉米生长期中高湿度寡照的气候最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最有可能发生大斑病的流行。大斑病在冷凉地区发生严重。 

    控制玉米大斑病的方法主要有:①使用抗病品种;②对高价值的玉米使用杀菌剂;③作物轮作及清除病残体。使用杀菌剂“新星”防治大斑病较突出,防治效果达98%。 

    2.小斑病。玉米小斑病是最重要的玉米病害之一,它也是真菌病害,在我国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每年都有发生。小斑病使玉米产生褐色病斑,有浅黄色至褐色边缘,通常病斑呈卵圆形,其横向扩展受叶脉限制。玉米小斑病的发生需要高温暖湿环境,适于其发病的温度是20~32℃。干旱晴朗的天气不利于病害的流行。 

    控制小斑病的方法主要有:①使用抗病品种;②使用杀菌剂,这种方法只对高价值的玉米适用。 

    3.纹枯病。玉米纹枯病在中国的南方发生十分严重。玉米纹枯病初期出现水渍状灰绿色的近圆形病斑,以后变为白色、淡红色到红褐色云纹斑块。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白霉。 

    防治办法主要有:①清除病残体,销毁或深翻深埋;②种植抗病品种;③适时播种,增施有机肥,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促进玉米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④化学防治,用5%井岗霉素1000倍液,或20%三唑铜乳油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施药时注意喷到雌穗以下的茎秆上,以取得较好效果。⑤发病初期,摘除病叶是防止病害进一步扩散的最好措施。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