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保护地辣椒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日期:2016-03-21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38    
 
依据吉林省地方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DB22/T948.2—2001标准,结合我地区的气候、环境、土壤和生产状况,特制定我地区保护地辣椒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一、生产场地的选择 要在城市郊区选择空气、水质、土壤等条件无污染地区,要求蔬菜生长区没有工业排放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及垃圾等污染,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必须限制在国家规定含量以下,如汞、镉、砷、铬及油的含量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范围。灌溉用水要符合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为保证水质稳定,尽量使用地下水。 二、品种的选择 要选择对辣椒病毒病、枯萎病、炭疽病有较强的抗病性、耐病性的品种。尖椒类型:中椒六号、9515、9723等。甜椒类型:中椒四号、沈椒四号、茄门、农大40等。 三、播种育苗 1、播种期 :日光温室栽培播期为11月下旬;大棚栽培播期为1月下旬—2月上旬。 2、播种量 :每亩本田用种100克左右,每平方米苗床播种量30—50克。 3、浸种催芽 :用55℃热水倒入种子中,边倒边按顺时针方向搅动15—20分钟,当水温在30℃以下后浸种8—10小时,然后在25—30℃的环境下进行催芽,每天用清水淘洗1—2次,3—4天即可发芽。 4、适时播种 :先用废炉渣育子苗。播前平整床面,用温水打足底水,然后在床面上撒一层薄土再播种。播后覆土厚1厘米,再覆盖地膜,当小苗80%出土时揭去地膜。 5、移苗 :当真叶2片左右时分苗到营养钵中,尖椒每钵双株,青椒每钵1株,营养面积为8×8厘米。营养土中腐熟鸡粪(或马粪)与田土的比例为2:1,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加入300克尿素,3000克过磷酸钙。分苗后2—3天内以保温保湿为主,缓苗后及时浇一次缓苗水。 四、苗期管理 1、温度管理: 出苗前温度保持在28—30℃,子叶出土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3—30℃,夜间保持在15℃左右;移苗后为促进缓苗,白天温度保持25—28℃,夜间不低于20℃,缓苗后白天温度在23—25℃,夜间12—13℃。定植前一周进行低温炼苗,要采取适当控制水分和加大通风量的方法。 2、水分管理 :苗期保持土壤湿润,一般在播种前和分苗时浇足底水,其它时间视情况如叶片出现萎蔫酌情浇水。炼苗期间不浇水。 辣椒的壮苗标准是:日历苗龄为80—85天,生理苗龄为株高20厘米左右,12—14片真叶,茎短粗,现大蕾。 五、合理轮作,整地施肥,棚室消毒 合理轮作是进行无公害生产的重要措施,既能调节地力,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增强抗逆性,又能对土传病害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辣椒的轮作期为三年。 在入秋前深翻整地,使土中的病菌、害虫翻到地表,经阳光烤晒起到杀死病菌的作用。春季平整土地,增施有机肥。每亩施腐熟的大粪和腐熟的鸡粪混合肥5000公斤,磷酸二铵50公斤,硫酸钾5公斤。施肥方法有开沟深施,避免污染环境,三分之一深施,三分之二撒施;或施用无公害蔬菜生产专用肥。每亩施用量为100—135公斤,或施用珲春绿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多功能生态肥B型,每亩施用量为20—25公斤,但在不同生长时期要进行追肥。将肥料与田土充分混合后做畦,哇高10厘米,畦宽1.0—1.2米,上覆地膜,有条件的可在膜下畦中央铺滴灌带,通过膜下灌水和采用滴灌系统以降低空气湿度。 定植前要清洁田间枯叶、杂草,达到减少病源、虫源的目的,同时进行棚室消毒,在定植前一周进行,每亩用1000克硫磺粉、敌百虫500克、锯木屑500克,分几处放在铁片上,下边烧炭火进行熏烟处理,密闭24小时后放风至无味。 六、适时定植 当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定植。我区定植日期一般为日光温室2月中下旬,大棚4月上旬。定植要选择连续阴天后的第一个晴天进行,一畦双行,行距50—60厘米,株距25—30厘米,一埯双株。 七、田间管理 为减轻病害发生,要合理调控温度、光照和水分,创造一个适宜作物生长、不利病害发生的环境。 1、温度管理 定植后缓苗前以保温为主,不通风,白天温度25—28℃,夜间20℃。缓苗后,白天22—25℃,夜间15—18℃,如温度过底过高会引起落花落果。在生长后期可用遮阳网进行遮阴处理,以减轻病害发生。 2、水肥管理 除浇定植水和缓苗水自外,门椒座住前控制浇水追肥,门椒长到直径3厘米大小时结合浇水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随水追施腐熟大粪稀2000公斤。此后每隔6—8天浇一次水,每浇2—4次水进行一次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每次追肥、灌水后要及时通风以排除潮气和防止氨气中毒。 3、植株调整及植物生长调节剂 为提高辣椒座果率,用40—50毫克/公斤番茄灵进行喷花处理。进入盛果期后,要疏掉过密的叶子,摘除老叶、病叶、黄叶,以保证通风良好。 八、病虫害防治 要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适时进行防治,不打险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化学农药以粉剂和烟剂优先使用,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尽量使用最低有效浓度,认真执行药后安全间隔采收期:夏季间隔5—7天,春、秋7—10天。合理混用、轮换用药,控制用药次数,延缓病虫产生抗性,控制农药残留量。辣椒的主要病害有疫病、炭疽病和病毒病。 1、炭疽病 其农业防治措施有:与瓜类蔬菜2—3年轮作、避免栽植过密、增施磷钾肥、避免出现低温高温环境,在定植后用0.2%磷酸二氢钾加1%肥皂水喷雾可达到有效防治效果。推荐使用无公害生产专用生物农药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化学防治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 2、疫病 推荐使用无公害生产专用生物农药多抗霉素1.5%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喷雾;当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用50%瑞毒铜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0.3%硫酸铜灌根,封闭发病中心,还可以在盛花期用43%瑞毒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3、病毒病 首先要做好蚜虫的防治工作,其次在苗期、定植初期和开花期可使用0.1%--0.2%硫酸锌、20%病毒A500倍液、1.5%菌毒清10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洒。 4、细菌性疮痂病 推荐使用无公害生产专用生物农药春雷霉素4%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它即可防病又能提高作物品质。7—9天喷一次,连喷2—3次,效果明显。 九 、采收上市技术规程 1、为促进发棵,要及时采摘门椒,在符合商品要求的前提下,带小采摘,到中后期为提高产量,留大的摘小的,徒长苗的果实留得大一些,以抑制植株生长,生长势弱的植株要带小采摘; 2、要防止二次污染,禁止用已污染的运输工具运载蔬菜; 3、整理时去老叶、黄叶、病叶以及病果,并按不同规格分类; 4、无公害蔬菜生产必须由农技部门负责全程化技术指导,并经质量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上市。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