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脱毒草莓保护地高产栽培技术

   日期:2016-03-10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04    
  伊宁市塔什库勒克乡从2000年开始,采用脱毒原种苗,在本地扩繁成生产苗,667平方米产量平均在2000千克左右。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品种选择 

    适合在我地保护地栽培的品种主要有:杜克拉、图德拉、丰香、魁怒甘等。杜克拉、图德拉均为西班牙品种,生长势强,果实鲜红色,圆锥形,硬度大,极耐贮运,最大单果可达80克;连续结果能力强,需冷量小,667平方米产量达2000~3000千克,品质中等,属酸甜型。目前是我地的主栽品种,占栽培面积的95%。丰香、魁怒甘均为日本品种,生长势强,果实圆锥形,单果小,不耐贮运,适合本地销售,667平方米产量为1500~2000千克,品质优,属酸甜型。 

    二、育苗技术 

    1.种苗引进 

    原种苗从生产草莓研究所引进,为组培脱毒种苗,冷藏空运至伊宁,一级种苗,一般在3月20~4月10日前购进。667平方米用300~500株。 

    2.整地施肥 

    繁殖667平方米生产用苗需苗床200~267平方米。应选择非重茬、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通透性好的地块为苗床用地。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作底肥,深翻,做到松、碎、平、净,待用。 

    3.定植 

    原种苗购进后,按0.5×1.0米的株行距定植,定植时做到“浅不露根,深不埋心”,去掉老叶及多余叶片,保留3~4片心叶即可。定植后立即浇水。对于当天未定植的原种苗应保湿假植,假植时勿对心叶洒水,以免引起心叶腐烂,也不宜将心叶埋入土中。 

    4.管理 

    缓苗前,应保持土壤湿润,缓苗后及时中耕除草。在匍匐茎大量抽生后,为使子苗顺利扎根生长,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浇小水,浇后浅中耕。育苗圃底肥足时,在苗期可不再追肥,以防秧苗徒长。如底肥不足,在小苗大量生出后,补施1次氮肥,每667平方米10~15千克。为促使早抽、多发匍匐茎,可在6月下旬喷1次500毫克/千克赤霉素,每株5~10毫升。每株保留8~10条匍匐茎,每条匍匐茎留子苗4~5株,对多余的匍匐茎及匍匐茎上的子苗及时摘除。每株原种苗可扩繁30~50株,多时可达50~80株。 

    三、栽培技术 

    1.定植期 

    根据种苗的大小,预计产品上市期来确定定植时间,在伊宁从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均可定植。但以9月上旬为最好。 

    2.定植前的准备 

    ①整地施肥 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3000~5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50~75千克,施肥后深翻细耙,随后开沟做垄,垄宽50~60厘米。日光温室栽培草莓应实行严格的倒茬制,对确实无法倒茬的温室应采用暴晒、施重茬剂、熏蒸等方法杀灭病虫等。 

    ②遮阴 由于草莓定植期处于高温季节,而草莓为浅根作物,不耐高温,为保证成活率,定植前必须对日光温室进行遮阴。可在温室骨架上搭遮阴网、覆盖草帘、树枝等。遮阴物在缓苗后即可撤去。 

    ③种苗准备 定植前1~2天对苗床浇透水,起苗与定植同时进行。起苗时应尽量避免伤根,去掉匍匐茎及较大叶片,只留叶柄及中心嫩叶3~4片。 

    3.定植 

    定植时尽量选择阴天或下午进行。为降低地温,在定植前1~2天可顺定植垄进行1次沟灌。定植时在垄两侧水线处栽苗。株距12~15厘米,667平方米保苗10000~12000株。栽苗时,植株新茎的弓脊必须朝定植垄沟,以保证草莓花序及果实在垄背上。 

    4.管理 

    ①定植后到扣棚前 此阶段以保苗为关键。定植后立即浇水,浇透,连浇3~4水。缓苗后及时检查,未栽活的要补栽,以保全苗。以后主要是松土、除草、摘除老叶等作业。进入正常管理后停止追施氮肥,控制浇水,进行蹲苗,使幼苗充实,促进花芽分化。 

    ②扣棚、覆地膜、设滴灌带 10月底前扣棚,采用半无滴塑料膜,大小片形式。扣棚后温度迅速上升,此时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下,以免高温时间过长造成不适现蕾。扣棚后应及时覆地膜,用幅宽1.0米的黑色地膜,在植株上方捅孔,破膜提苗。穿孔要小,提苗后将孔用土封严。覆盖地膜前,铺设滴灌管。 

    ③植株调整、疏花、疏果 草莓一年中叶片不断更新,在生长季节当发现植株下部叶片呈水平着生,并开始变黄,叶柄茎部也开始变色,说明老叶已失去光合作用的机能,应及时从叶柄基部去除。温室中栽植密度较大,应及时不断去除老叶,以利通风透光。 

    对授粉不良的花、小果、僵果、畸形果要及时摘除。同时,对同一批次抽生的花序,要视植株长势摘除过量的花,以保证养分的集中供应,使留下的花朵着生整齐,果个增大,成熟期集中。在除老叶、疏花、疏果的同时,随时摘除抽生的匍匐茎。 

    ④温湿度管理 扣棚后温度迅速上升,尤其是防止11月前出现高温,一般要保持在20℃以下,以免造成不适现蕾。12月份以后气温明显下降,室内温度在20~25℃,植株解除休眠,开始正常生长发育。在展叶、吐蕾期,温度适当高些,以白天25~30℃、夜间12~15℃为宜。温度过高花序伸长太快,应注意放风。开花期以后白天20~25℃、夜间8~10℃为宜。果实膨大期白天18~22℃、夜间5~7℃为宜。温度过高,果实未充分膨大即转色变红,影响品质。所以,果实膨大成熟期以白天20℃、夜间6℃左右最好。室内空气湿度一般保持在70%~80%为宜,开花期湿度要小一些,以60%为宜。土壤应经常保持湿润,尤其是果实膨大期,需水量大,应满足水分供应,但要注意避免地面、室内湿度过大。室内湿度大不仅影响授粉质量,而且植株易感病。温湿度的调节主要靠通风换气解决,通风应遵循由小到大的原则,通风过大或突然通风易造成烧叶现象。 

    ⑤肥水管理 草莓是连续性结果,植株需肥水量大,尤其是开花结果期。底肥充足时,补充叶面肥和少量氮肥即可,氮肥可溶于水池随滴灌施入,如施复合肥,667平方米用量不超过20千克。在浇水前,揭起地膜,在两株中间打孔,施后覆土盖膜。在此阶段,应结合浇水追施肥料,667平方米施复合肥20千克。也可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2~3次。盛花期喷0.3%硼砂液1次。 

    ⑥赤霉素的应用 在花蕾出现30%以上时,每株喷5~1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5毫升,重点喷心叶。喷后棚温略为提高,促使顶花序提前开花。如喷过早会把腋芽变成匍匐茎,促使匍匐茎抽生;喷洒过晚起不到促进花芽分化的作用,只能促进叶片增长。 

    ⑦放蜂授粉 棚内通风不好,自然授粉不良,为提高坐果率,1座温室可放养1箱蜜蜂。蜜蜂的活动温度为20~30℃,与草莓花期管理温度20~25℃相近。为避免温室通风时蜜蜂逃走,可在通风处用纱窗或遮阴网阻挡。 

    四、采收 

    根据销售方式采收果实,在本地销售时,果实成熟度达90%以上时采收。对外运销售的果实成熟度达80%即可采收。采收时轻摘轻放,去掉果柄。 

    五、病虫害防治 

    1.灰霉病 

    主要危害果实,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现褐色病斑,并扩展变褐、变软及腐烂,病部表面产生灰色霉层。在栽植密度过大,持续高温环境(温度20~25℃),该病易大量发生。防治方法:栽植密度不宜过大,注意通风换气,及时除去感病的果、叶,并深埋。药剂防治要选择低毒、残留期短的生物制剂。选用百菌清、速克灵烟剂,保丽安600~900倍液,农利灵1000倍液均可,注意药剂交替使用。 

    2.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果实。发病初期叶脊面出现薄霜似的白粉状物,易于辨认。严重时叶面向上卷曲,后期呈红褐色。气温高时易发此病。发病初期可选用特富灵2000~3000倍液、福星乳油2500倍液、翠贝2000~3000倍液防治。 

    3.轮纹病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呈现圆形紫色小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展成椭圆或菱形,沿叶脉构成V形病斑是该病的明显特征。病斑中心深褐色,周围黄褐色、红色或紫红色,病斑有轮纹,后期出现小黑点,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致使叶片干枯死亡。世高1500~2000倍液防效较好。 

    4.蚜虫 

    可选用阿克泰2500倍液、莫比朗3000倍液或国产吡虫啉类制剂均有好的防效。 

    5.红蜘蛛 

    以阿维菌素类药剂防治较好。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