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绿牡丹制作工艺

   日期:2015-12-03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51    
     黄山绿牡丹,产于安徽省歙县科学技术实验站。歙县黄山花型名茶技术开发部,为花朵型的高级炒青绿茶。这是在风光壮丽、气象万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的天下奇观——世界著名旅游胜地黄山,继太平猴魁、黄山毛峰之后,又一品质优良和外型美观而独树一帜的佳茗新品。该茶是由安徽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汪芳生工程师(歙县科技实验站长)于1986年研制成功的。1988年12月在合肥市通过了省级鉴定。安徽省人民政府为表彰汪芳生对科学研究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特决定从1993年7月起发给省政府特殊津贴并颁发证书。 

    绿牡丹是歙县目前创新名茶中最走俏的珍品,以其有:色绿、毫显、香高、汤清、味甜、形美六绝而著称,既有饮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其别具韵格的特色是:花蒂花瓣排列匀齐,形圆不松散,花朵直径在5.5公分左右,每朵约4~5克,内干足干。 

    绿牡丹的精湛制作工艺:鲜叶采自优良品种的茶树;时间在清明后、谷雨前;采摘标准是一芽二叶初展。制作分杀青轻揉、初烘理条、选芽装筒、造型美化、定型烘焙、足干贮藏等六道工序。 

    杀青轻揉:杀青在八桶锅内进行。每锅投叶量在200~300克左右,鲜叶下锅后,手势要求捞、带、净、扬、抖、散、轻、快。做到不闷黄,无红梗、红蒂、无焦边焦点。杀青叶出锅时趁热轻揉几把,茶汁溢出即可。 

    初烘理条:在竹制或铁丝笼上进行,以木炭作燃料,电烘更好。温度在90~110℃之间。翻烘要求轻、净、快,每翻一次理条一次,使芽叶平直,略呈兰花瓣型。至4~5成干时,下烘摊放片刻进行选芽。 

    选芽装筒:选大小长短匀齐的数十根芽叶为一朵绿牡丹茶的原料,理顺放齐在竹制造型筒上,筒全长7公分,直径5公分~3.5公分为正中竹节。茶芽放于竹筒两头准备造型。 

    造型美化:先准备好定型板、板芽板、压花板,然后将竹筒内芽叶,加工成圆形的芽叶花瓣和芽蒂花托,芽叶的直径不得大于5.5公分和小于5公分,芽蒂的直径不得大于1.5公分或小于1公分,茶花正反两面要求圆而平整。 

    定型烘焙: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将造型美化的绿牡丹排列在压板上,花与花之间要留一定距离,再用另一块压上(压力一般五十公斤),时间6秒钟左右,拿下盖板上烘。第二步,把定型的茶花移上特制的竹烘专用圈内,再加上烘笼盖定紧上烘。使用的燃料炭要干,炭头要取净(以炭头燃烧时炭烟影响茶香),当温度升到°90~110℃即上烘。要先烘茶蒂一面,再烘芽叶一面,每隔1~2分钟翻动一次,受火力要匀。当烘到7~8成干时,下烘摊凉3~4小时。 

    足干贮藏:足干的温度要先高后低,火文慢烘,烘温要控在70°~80℃,掌每两分钟翻动一次,直烘至手捻成粉时,即下烘趁热装箱贮藏。
 
打赏
 
更多>同类技术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