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1日,陶氏化学和杜邦完成了对等合并。合并后的陶氏杜邦计划于2019年6月1日前完成分拆成3家公司的工作,其农业公司已取名为Corteva Agriscience,Corteva取意“心”与“自然”。
陶氏杜邦的诞生意味着全球农药行业第一梯队的六强公司正式演替为新五强公司。今年第二季度,拜耳或将完成对孟山都的收购;在这一轮全球巨头间的兼并重组中,巴斯夫和富美实成为最大“买家”。随着这一轮“买”与“卖”的一一落地,全球第一梯队的农药公司和座次还将发生变化。
在2017年的五强公司中,只有巴斯夫和孟山都的农药销售额增长,而先正达、拜耳和陶氏杜邦的销售额均有所下滑。这主要由于巴西和中国市场库存水平较高所致。
尽管2017年先正达(已被中国化工收购)的农药销售额同比下降了3.4%(按恒定汇率计,则下降4.0%,下同),为92.44亿美元,但这并没有改变其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去年,先正达在拉美地区的农药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5%,而在其他地区的销售额实现了1%~2%的小幅增长;种子处理剂的销售额增长,但其他产品类型的销售额出现了下滑。
2017年,拜耳欧元计农药销售额同比下降了7%,美元计销售额约降1%,销售额为87.13亿美元(74.03亿欧元,以2017年平均年汇率换算,下同)。公司所有产品类型的销售额全线下跌,其中,杀菌剂更是呈现了两位数百分比的跌幅。巴西的高库存水平使拜耳在该国的销售额同比下降。
去年,巴斯夫欧元计农药销售额同比增长2.3%,而美元计销售额增长8.8%,销售额为67.04亿美元(56.96亿欧元)。除草剂和生物农药/种子处理剂业务的增长足以抵销杀虫剂和杀菌剂业务的下滑。
陶氏杜邦2017年的农药销售额同比下降1.0%(形式上的数据,基于2016年1月1日杜邦和陶氏化学完成合并的假设),为61.00亿美元。新产品的销售额虽有增长,但不足以抵销拉美市场价格下降以及中国高库存水平的不利影响。
孟山都包括植保产品、草坪及花园用农药在内的农业业务的销售额同比增长6.1%,为37.27亿美元。
表1 2017年全球领先跨国公司的农药销售额
| 2017(2016)年  | 公司 | 销售额(百万元) | 同比(%) | ||
| 美元计1 | 当地货币计 | 美元计 | 当地货币计 | ||
| 1(1) | 先正达2 | 9,244(9,571) | 9,244(9,571) | -3.4 | -3.4 | 
| 2(2) | 拜耳作物科学3 | 8,713(8,810) | 7,403(7,961) | -1.1 | -7.0 | 
| 3(3) | 巴斯夫 | 6,704(6,163) | 5,696(5,569) | +8.8 | +2.3 | 
| 4(-) | 陶氏杜邦4 | 6,100(6,162) | 6,100(6,162) | -1.0 | -1.0 | 
| 5(5) | 孟山都5 | 3,727(3,514) | 3,727(3,514) | +6.1 | +6.1 | 
注:1 采用2017和2016年平均年汇率换算;2 被中国化工收购,不包括2017年6.81亿美元和2016年6.63亿美元草坪和花园用农药的销售额;3 不包括2017年6.71亿欧元和2016年5.98亿欧元环境科学业务的销售额;4 形式上的销售额(基于2016年1月1日杜邦和陶氏化学完成合并的假设);5 截至8月31日的一年。
2017年,全球第一梯队农药公司(除巴斯夫外)种子和性状业务的销售额均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孟山都以109.13亿美元的销售额居于首位,同比增长9.3%;陶氏杜邦种子和性状业务的销售额为82.00亿美元,同比增长5.0%;先正达的销售额为28.26亿美元,同比增长6.4%;这一年,拜耳作物科学种子和性状业务的销售额同比增幅最大,增长率为17.9%,销售额为17.69亿美元。
表2 2017年全球领先跨国公司种子和性状业务的销售额(百万美元)
| 2017(2016)年排名 | 公司 | 2016年 | 同比(%) | 2017年 | 
| 1(1) | 孟山都1 | 9,988 | +9.3 | 10,913 | 
| 2(-) | 陶氏杜邦2 | 7,810 | +5.0 | 8,200 | 
| 3(3) | 先正达 | 2,657 | +6.4 | 2,826 | 
| 4(5) | 拜耳作物科学3 | 1,501 | +17.9 | 1,769 | 
注:1 截至8月31日的一年;2 形式上的销售额(基于2016年1月1日杜邦和陶氏化学完成合并的假设);3 若以欧元计,2016和2017年的销售额分别为13.56亿和15.03亿欧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