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辽宁沈阳:菜价为何这么贵 16种蔬菜价格同比“14升2降”

   日期:2016-04-12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244    
  4月10日,沈阳市铁西区南六马路农贸市场,一市民在买菜。动辄五六块、十来块钱的菜价让沈阳市民感慨“吃不起”。
 
  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CPI数据显示,今年3月,全国CPI同比上涨2.3%,蔬菜价格同比上涨35.8%,影响CPI上涨约0.92个百分点。
 
  辽宁省物价局监测数据显示,4月6日,全省16种蔬菜市场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呈“14升2降”,其中,洋葱、菜花、大白菜较去年同期涨幅较大,分别为108.9%、73.9%、40.3%。
 
  “一个月菜钱比平时多花了三百多!”“早市上连5元钱以下的菜都少见。”市民纷纷吐槽。
 
  数据显示,仅沈阳新民,目前就有蔬菜大棚几十万亩。被蔬菜基地环绕的沈阳为什么吃不到廉价菜了?
 
  市民吐槽
 
  吃菜肉疼 白菜不再是“白菜价”
 
  4月8日一早,沈阳市民宋先生来到皇姑区漓江早市,打算买点便宜菜。转了一圈儿,买了两个土豆,四个西红柿,花了12块钱。“没想到早市的菜也贵得这么离谱,和农贸市场一样,几乎没有低于5块钱的菜!竟然有种吃不起的感觉了!”宋先生吐槽。
 
  3月以来,不断上涨的菜价成为各地的热门话题。沈阳市民阎女士更是感慨:“这一个多月,菜吃得让人肉疼!”
 
  阎女士说,他们一家三口每个月的菜钱大约是1000元。3月份才到20多号,当月的菜钱就花光了。一个月下来,菜钱超出三百多元。让阎女士不解的是,绿叶菜、果实类的菜贵也就贵了,没想到就连大白菜也不再是“白菜价”了。“昨天我买了一棵大白菜,2.5元一斤,一共花了12块钱,这要是在去年,一棵白菜最多5块钱,贵了一倍还多!”
 
  昨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蔬菜的价格确实高得让人咋舌。在沈阳市铁西区北三路农贸市场,记者看到,西兰花、空心菜、蒜薹的价格都卖到10元钱一斤,青椒、紫茄子、韭菜、西红柿、紫皮洋葱每斤售价5元-6元。就连大白菜、大萝卜、大头菜、冬瓜、白皮洋葱都卖到了2元-4元。大葱、大蒜的价格更是高达8元和12元。
 
  省物价局4月6日的监测数据显示,全省14个市猪肉市场平均价格为每斤14.66元,同比上涨54.64%。监测的16种蔬菜市场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呈“14升2降”,其中,洋葱、菜花、大白菜较去年同期涨幅较大,分别为108.9%、73.9%、40.3%。
 
  专家预测
 
  两周后蔬菜价格有望回落
 
  “估计再过十几天,也就是4月末,南方冷棚蔬菜将陆续上市,沈阳的蔬菜价格将会逐渐回落。”沈阳蔬菜流通协会会长何立兴介绍,5月20日左右,南方裸地菜也将大量上市,到了6月1日,沈阳周边大地菜也将上市,到时候,市民就可以享受到便宜又新鲜的蔬菜。
 
  记者调查
 
  菜价为啥这么贵?
 
  A
 
  因为寒潮
 
  经纪人到大棚“抢菜”产地价涨一倍
 
  今年春天,由于菜价好,沈阳周边的菜农被经纪人捧成了香饽饽。“很多蔬菜经纪人挨个大棚收菜,有的不等菜下来就把整个棚子的菜预订下来了。”沈阳新民市大民屯镇一李姓菜农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3月份西红柿刚下来的时候卖到4元钱一斤,我家的西红柿下来晚了几天,也卖到了3.5元钱一斤,比去年贵了一倍还多。去年这个时候,西红柿最低卖到了一块钱一斤。”这位李姓菜农对记者说。
 
  “今年不管种啥都赚钱,今天芸豆的产地价是4.2元一斤,黄瓜的产地价是1.8元一斤,普遍比去年贵了七八成。就连往年最卖不上价钱的大头菜,今年产地价都达到了1.7元一斤。”一位韩姓菜农对记者说。
 
  “今年春天沈阳虽然也遭遇了寒流天气,但是光照非常充足,暖棚里的蔬菜产量没有受到影响。南方多个地区因为春节前的寒潮,很多蔬菜都被冻坏了。之后的低温多雨导致蔬菜生长缓慢,往年二三十天的叶菜生长期延长到三四十天,这使得全国菜价普遍走高。沈阳周边很多蔬菜外运,导致本地菜价高企不下。”昨日,沈阳市蔬菜流通协会会长何立兴对辽沈晚报记者说。
 
  受寒潮影响 南方菜供不应求
 
  以往春节一过,菜价就会陆续走低,为何今年清明过后,菜价仍旧坚挺?
 
  “沈阳市场的蔬菜八成左右来自外地,冬天、春天的蔬菜主要靠南方供应。今年春节前,影响全国的寒潮导致南方蔬菜减产严重,菜价自然就涨了上来。”在沈阳盛发批发市场从事多年蔬菜批发生意的张先生说,在青椒主产地,2月寒潮导致当地大批青椒被冻死,之前产地收购价格每斤只要五六毛,寒潮过后暴涨到每斤2.5元。“即使是补种,短时间青椒的市场供应量一下子也很难上来。”
 
  同样遭遇的还有冬瓜,现在沈阳市场的冬瓜每斤4元左右,而去年同期的零售价格只要2.5元左右。“有一些地方,一些品种的蔬菜甚至出现了断供现象。”张先生说,蔬菜供不应求,菜价走高是自然现象。
 
  B
 
  流通环节多
 
  1块钱蔬菜从山东运到沈阳 零售价变3.28元
 
  蔬菜流通距离远、流通环节多,反复装卸造成的高昂雇工费用,也是造成零售市场价格高企不下的原因。
 
  据记者调查,山东寿光的蔬菜进入沈阳盛发批发市场,核载25吨的货车,每次约需要费用13750元,加上一级批发商每公斤0.3元的加价,相当于每公斤蔬菜在一级批发环节就增加0.85元。而在二级批发环节每公斤蔬菜的费用为0.23元,加上二级批发商加价每公斤0.2元,合计又加价0.43元。
 
  在零售环节,按照行业规则,除去必要的费用,每公斤再加价1元左右出售。这相当于,产地价每公斤1元钱的蔬菜,运到沈阳,在零售市场上售价至少每公斤3.28元。
 
  C
 
  本地菜品种单一
 
  零售市场由外运菜主导
 
  沈阳仅新民地区有几十万亩蔬菜暖棚,是地产菜的主要供应地。据记者了解,近十年来,新民地区的棚菜种植品种多以黄瓜、芸豆、西红柿为主,大头菜、西芹等虽然也有种植,但面积较少。尽管规模效应方便菜农采摘、销售,价格上更加透明,但是,这也导致沈阳市场很多蔬菜都依赖外地。
 
  “种植品种单一、农户靠经验种植,零售市场由外运菜主导,这造成在多个蔬菜基地环绕下的沈阳,蔬菜市场零售价格仍然居高不下。”沈阳小韩村农业专业合作社运营总监薛小羽表示。
 
  今年40岁的薛小羽20岁进入蔬菜行业,在蔬菜种植、加工、销售方面拥有20年的专业经验。按照他的观点,只有丰富菜篮子的品种结构,合理化种植,才能既让农户收益有保证,又让市民吃到便宜菜。
 
 
打赏
 
更多>同类行情

推荐图文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