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图片浏览完毕

重新浏览
推荐图片
1 / 3

荒山披“茶绿” 贵州湄潭农村的蜕变之路

日期:2015-05-14     点击:116    评论:0    查看原图












  “核桃坝,几道弯,十年就有九年旱;顿顿红芍沙沙饭,男孩争着往外跑,女孩不愿嫁进山。”这是上世纪贵州湄潭县核桃坝村村民常挂在嘴边的话。
 
  “走,到湄潭当农民去!”如今的这句流行语,却道出了湄潭新农村的魅力。
 
  走进湄潭,一片片茶园像绿色的地毯一样散落在丘陵之间,茶庄、民居、树林、柏油路和茶园交相辉映,置身其中,茶香茶韵扑面而来,宛若世外桃源。茶叶,为湄潭农业经济带来一池活水,使昔日的荒山、穷山变成了金山。
 
  “核桃坝地下没有矿产没有资源,只有面前的一亩三分地,靠种粮食,再勤劳苦干,也锄不出金娃娃。”为摆脱贫困的局面,在老支书何殿伦带领下,村民开始种植茶树。经过不断的培育,从当初的全村5亩茶园到如今万余亩,核桃坝村实现了产业发展、群众致富、生态建设的多重丰收,被誉为“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
 
  “现在全村860余户3600多人,近三年来年人均纯收入一万两千多元。”核桃坝村村支部副书记刘庆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有自己的加工厂和茶叶品牌,依托茶业发展,村里有三分之一的家庭都开上了小汽车,六成以上农户住上了小洋楼,上百万身家的农户就有100多户。”
 
  茶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富民产业,用当地农民的话来说,“茶叶全身都是宝,茶芽可以卖钱、修剪的茶枝及老茶叶可以卖给茶多酚加工厂,茶籽可以加工茶叶籽油。”
 
  据了解,如今核桃坝村从过去单纯种茶,发展成了茶园管理、育苗、加工、营销合理分工的一体化产业。“现在村里的外来务工人口三千多人,基本超过了本村常住人口。”刘泽远是核桃坝村的普通农民,有自己12亩的茶园,但已经全部承包给他人种植管理,自己开起了小加工厂。
 
  核桃坝村只是湄潭县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茶叶产业已成为湄潭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据悉,目前湄潭县茶园面积56万亩,各类茶企478家,茶叶总产量3.57万吨,产值25.4亿元,茶业综合收入45亿元,“湄潭翠芽”、“遵义红”等品牌已远销国内外。
 
  湄潭茶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实现了茶旅一体化,万亩茶海、茶海之心等景区吸引国内外的游客纷沓而至,仅核桃坝景区,年接待游客达到10万余人次。茶产业不仅成为了湄潭脱贫致富的“法宝”,也变成了湄潭的一张靓丽名片。
 
打赏
更多>推荐图片
0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