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妻子回来了,又黑又瘦,还带回了几百元钱。家里本来就穷,为了给臧恒平治病,早就负债累累,妻子没有办法,只能上街卖艺乞讨。
妻子弹琵琶: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
那一个月,妻子带着一把土琵琶去了外地,沿街卖艺乞讨。在外乞讨的日子,她睡过大马路,钻过水泥管,哪儿能窝一宿,就在哪儿窝一宿。那时她还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为了丈夫,这位淳朴善良的女性只能放下尊严。
妻子:那几年当中,一年出去个几趟,那三四年当中。
臧恒平:都靠老婆养活了,我怎么地我也要好起来。
臧恒平更加拼命地练习走路,无论多痛苦,他都要走下去。
5年之后,药物治疗让臧恒平的身体基本恢复了正常,医生告诉他以后也要多活动关节,他就天天骑着自行车,东走走西看看,竟然还让他发现了蔬菜批发的商机。那时候,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去一百多里外的外县批发蔬菜,再驮着两百斤菜骑回来,卖到郯城的市场。虽然辛苦,但是每蹬一下,自己的关节就能得到一次锻炼,每驮回一次菜,就能多赚一点钱。就这样,在自行车上度过了3年,臧恒平不仅把两万元外债还清了,还买了村里第一辆柴油三轮车,那个曾经弯着腰靠板凳走路的人真正站了起来。
可好日子没过稳当,臧恒平的一个决定把全家都拉下了水,不仅倾家荡产,负债累累,还造成了一生无法弥补的遗憾。
2000年,臧恒平开始养鱼,他从小喜欢鱼,虽然自己的风湿病要尽量少沾水,不能受凉,可他宁可穿着棉裤下水,也要养鱼。最开始,他养的是四大家鱼,但是他一直想找一种特别的鱼,直到他找到了白斑狗鱼。
臧恒平:说有一种鱼,见过没人养,在新疆,当地说这鱼叫雪山龙,既然叫龙,就更有特点啊,所以说就看上这鱼了。
在新疆当地又称白斑狗鱼为雪山龙。无论是名字,外形还是习性,臧恒平都被吸引了。2003年,他花了3万6千元去新疆引进了6000尾鱼苗。可从新疆到山东,地域差距太大,白斑狗鱼水土不服,再加上没有经验。只养了半年,就全军覆没。臧恒平心疼得不得了,怪自己当初想得太简单。
臧恒平:鱼已经都死掉了。
记者:那上了贼船,你再下来不就完了。
臧恒平:那不行,那不符合我的性格。
臧恒平不甘心,家里的钱花完了,他借了7万元,又去新疆进了8000尾鱼苗。臧恒平把希望全都寄托在这8000尾鱼苗上,他日日夜夜在鱼池边照料,生怕出闪失,可又是过了半年,这8000尾鱼苗出现大规模死亡。
妻子:我撑船,他去捞鱼,天天捞死鱼。起五经起来捞鱼。
记者:半夜去捞。怕别人看见吗?
妻子:怕别人看见笑话。
臧恒平:白天不捞,白天捞心里就难受,别人过来一看,还要问啊,你这鱼怎么死的,你说你怎么回答,你都回答不出来,也不想去回答这个事情。
养了两年,赔了两年,全家人都劝臧恒平收手,可臧恒平不干,非要再试第三年。可这一次,没人再肯借他钱。
村民:再养鱼又一赔,所有人对他看法就不一样了,你别说借多了,借5元钱没人借给他,到这个程度了。
妻子:不行不行你非得养,不行不行,你不能干点别的工作,缓解下咱家里的经济状况。
臧恒平:再去借钱,说我没有钱,那就是不想借了,欠别人太多,人家都害怕。
村里人觉得臧恒平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养怪鱼拖累了全家,没人再肯帮他。可就在这个时候,这个家庭迎来了一场毁灭性的悲剧。
为了养鱼,全家人搬到了村外河边的一个小房子里。2004年的一天,臧恒平的妻子去河边倒垃圾,4岁的儿子嚷嚷着也要跟去。
妻子:我去倒完之后,他跟我去,他跟我回来了,我看他跟我回来了,我就上屋里,再出来就找不着了,他回去了,他又回去了。
夫妻二人马上出去找,村里的人听见了他们的呼声,也全都出来帮忙找孩子。
一个小时之后,就在这条河里,捞出了孩子的尸体。
臧恒平:不相信。我干的一切,不都是为了他吗?我当时真的希望,没有抱上来多好,被人偷去都好。
臧恒平的天,塌了。
孩子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身边,这个经历过重重磨难的男人这一次被彻底击垮了。这件事也让臧恒平的母亲受了打击,一年之后撒手人寰,就在母亲去世前,拉着臧恒平的手,对他说了一句话。
臧恒平:儿子啊,好好的,咱还是要争口气。
母亲临终前的话在臧恒平的脑中挥之不去,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消沉下去了。他决定再次挑战白斑狗鱼。借不到钱,臧恒平去信用社贷款,这也让他遇到了一生中最感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