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之路
头雁领飞 共奔致富梦
2015-03-09 17:09  浏览:184
  ——记萝北县团结镇东方红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耿亚芬
 
  45岁的耿亚芬,是萝北县团结镇东方红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普通的农妇,凭着勇于拼搏和奋发有为的创业精神,通过多年的努力,不但自己走上了致富道路,还带领同村妇女共同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准确定位引领村民闯新路
 
  耿亚芬中学毕业后就开始跟着父母务农,养过鸡、喂过鸭,种过大豆和玉米,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可是一年年的辛苦劳作,却没有让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心中有股子韧劲和闯劲的耿亚芬不想就这样平庸地度过此生,晚上睡不着觉时,她脑子里翻来覆去想的都是怎么能让自己的辛苦换来家庭的富足。经过多方考察,她认识到,农民要想富,还得在土地上动脑筋,让它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
 
  一次与朋友聚会时,耿亚芬听说成立合作社发展绿色生态有机食品,是个有前途的“差事”,回来后经过与家人商议,并结合村里种植水稻农户较多的实际,她想成立一家水稻种植合作社,生产无公害水稻和有机绿色水稻。
 
  为了动员村民和朋友加入合作社,耿亚芬起早贪黑地到各家炕头与大家谈心,和他们讲政策,跟他们聊发展。她的诚心感动了大伙儿,2012年4月,耿亚芬带领部分村民成立了亚芳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组团种地挣大钱。
 
  依靠科技带领村民奔小康
 
  致富路上,离开科技之轮是走不远的。为了学到更多的先进种田技术指导农户,耿亚芬经常到农技推广中心和农业局找技术人员咨询学习,还经常自掏腰包参加各省市的展销会,外出学习观摩他人的成功经验。为了给农民做好示范,耿亚芬把自家的承包田变成了试验田,向合作社的群众推广无公害水稻和有机绿色水稻新技术,引导她们科学种田,同时还免费发放试验种子、农药和化肥,通过农民实际验证再加以推广,让农民认可和满意。在她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努力下,合作社示范田有了显著效益,到年末算账时,农民看到亚芳合作社成员收入比非入社的农户收入高,农户都主动和耿亚芬联系要加入合作社,2014年入社农户已达到300多户,年产值达120余万元,成为省级三星级合作社,社员们深深的感受到“抱团取暖、攥拳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为了把合作社办的更规范,让各成员从育苗到收割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耿亚芬进一步明确了各种规章制度,完善了盈余分配制度、监事会制度、理事会制度、社员代表大会制度、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等,她还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多次到县内关东米业和鸿图米业协商,让合作社基地作为鸿图米业种植基地,由米业负责“代宣、代收、代加、代销”,并开展“五帮二维护”系列化服务。在耿亚芬的努力下,现在鸿图米业有限公司和亚芳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成功形成产销一条龙服务。为拓宽社员销售途径,她又与关东米业协商签订了收购订单,订单生产普通有机稻米40亩,生产礼品专用超高标准有机水稻10亩。
 
  去年,耿亚芬引进辽宁“锦丰一号”等系列水稻新品种,建设了国家级绿色水稻生产示范区,引进了稻花香等五常晚熟系列优质品种,亩增产50公斤到70公斤,提高了合作社生产有机大米的品质。她还注重推广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插秧,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工厂化育苗棚增加到15个,购置播种机3台、插秧机7台,水稻机插面积达到100%。为了合理利用资源,她组织社员二次利用大棚种植蔬菜,纯收入3万多元。
 
  在她的带领下,合作社去年全年实现销售总收入492.8万元,实现盈余192.8万元,合作社社员增收2万元。
 
发表评论
0评